藏红花

藏红花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含有藏红花酸、藏红花素、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及挥发油。味甘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主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悸恍惚、妇女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等[1]

【现代药理作用】

1.保护心脏 可增强细胞内的氧代谢功能,提高心脏的耐缺氧能力。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减少血栓。对呼吸有兴奋作用[2,3]

2.降脂 降低血清中TC、TG和LDL水平,降低大鼠血浆胆固醇水平,其机制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及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及排泄[2,3]

3.抗凝血 对血液凝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尿激酶和纤维蛋白酶的纤维活性,可以降低全血比黏度[2,3]

4.抗动脉粥样硬化 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具有降血脂、抗血凝、抑制血栓作用,因而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2,3]

5.抗肿瘤 具有明显的抗癌能力,对白血病、卵巢癌、横纹肌肉瘤、结肠癌、乳头肉瘤、扁平细胞瘤和软组织肉瘤等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机制可能是破坏DNA合成酶系,如拓扑异构酶II,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藏红花素是藏红花成分中最有希望的癌症治疗药剂之一[2]

6.保肝利胆 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脂肪代谢,可配传统中药,用于脂肪肝的治疗。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降低异常增高的球蛋白和总胆红素[2]

7.抗乙肝病毒 有抑制肝炎病毒,促使HBsAg转阴的作用,可以减轻肝实质炎症,防止肝细胞坏死和促进恢复与再生,进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病毒的消除,达到治愈目的[2]

8.抗炎、镇痛 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蛋清、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且有一定的镇痛效应[3]

9.保护肾脏 用于干扰肾炎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疗效,起到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中TXA2合成的重要作用,从而使肾毛细血管保持通畅,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吸收,促进炎症损伤的修复[2]

10.免疫调节 通过抗菌消炎的功效,增强机体耐力,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到调整人体气机运行的作用[2]

11.抗氧化 具有抗氧化生物活性[2]

12.兴奋子宫 小剂量使子宫节律收缩,大剂量自动性收缩增强,达到强制性收缩[1]

13.保护神经元细胞 给大鼠服后,大脑黑质内各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提高,谷胱甘肽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降低,从而保护神经元细胞免受损伤,起到预防帕金森病及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作用[3,5]

14.保护糖尿病血管病变 对多个模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明显改善作用,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预防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血管病变作用[4]

15.抗休克 可以增加细胞内氧的扩散,提高细胞内外能量的储存,从而降低细胞凋亡和提高出血性休克的存活率[5]

【临床应用】

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急性软组织损伤、高脂血症、肾炎、肾病、妇科病、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用量】内服,3~6克,或浸酒。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915.

[2]邓颖,等.藏红花的药理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565.

[3]杨丹丹,等.西红花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3:45.

[4]刘东博,等.西红花酸主要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中草药,2007,38(12):1915.

[5]张晓丽,等.藏红花酸的研究进展.西北药学杂志,2008,23(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