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
为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树根皮。含丁香苷、二萜类化合物、葡萄糖苷及维生素A、维生素B1、胸腺嘧啶、尿嘧啶、黄嘌呤、腺嘌呤、腺苷D-甘露醇等。味辛、苦,性温。可散风祛湿、利水消肿、益肝肾壮筋骨。可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和阴下湿痒。
【现代药理】
1.抗应激 具有显著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促进肝脾组织核酸代谢和吞噬等功能,提高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可能有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1,3]。
2.增强免疫 可显著促进脾IgM分泌细胞产生,明显提高NK细胞活性以及增强ConA刺激脾细胞产生HL-2,提示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1]。
3.抗溃疡 具有生胃酮梓抗溃疡活性[1]。
4.保护心脏 对离体豚鼠的心脏冠脉流量有较明显增加作用,对心肌收缩幅度均有增加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1]。
5.抑制中枢 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可以减少小鼠的自发活性,并能拮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1]。
6.抗肿瘤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五加皮中的次黄嘌呤对从原发性肝癌病人腹水分离出的一种脂解因子毒激素己L诱导的脂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
7.抗炎镇痛 通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致炎作用,其正丁醇提取物及短梗五加醇提物均能提高痛阈,具有明显镇痛作用[3,4]。
8.抗疲劳 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热应激存活时间和常压耐缺氧时间[4]。
9.降糖 五加皮可以促进核酸的合成,降低血糖[4]。
10.性激素样作用 具有性激素样作用[4]。
【临床应用】
用于骨科腰腿痛、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小儿麻痹、骨肿瘤等的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骨折、肥大性腰椎炎、腰椎管狭窄症等骨科疾患方面也有应用[2,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参考文献
[1]高月来,等.五加皮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92.
[2]彭国.五加皮在骨伤科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138.
[3]何玉洁.关于南五加皮的有关研究.光明中医,2012,27(2):392.
[4]王凤霞,等.五加皮与香加皮的正确区别与使用.北京中医药,2009,2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