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及多种氨基酸。味甘、苦,性寒。可清热、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现代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具有扩张微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耐缺氧能力、保护缺血心肌、抗凝血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活性,从而保护缺血心肌[1]。
2.扩张微血管 可使正常家兔肠系膜微动脉、微静脉口径有显著的增加[1]。
3.抗凝 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和TXA2合成,且呈量效关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
4.止咳祛痰 有较好的祛痰作用,能裂解痰液黏蛋白,使痰液黏度下降而易于咳出,可有效抑制氨水引起的咳嗽;能促进细胞免疫,有利于减轻炎症程度,减少分泌物[1,2]。
5.抗溃疡 可降低大鼠胃酸分泌和胃酸浓度,对结扎幽门引起的溃疡、5-羟色胺及水浸压法诱发的胃损伤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
6.抗肿瘤 可直接抑制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其细胞增长,对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1]。
7.增强免疫 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的转化,还可提高小鼠碳粒廓清水平,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1]。
8.降脂 降低大鼠的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作用明显[2]。
9.抗动脉粥样硬化 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大鼠血液中的TC、LDL-C,改善氧自由基代谢,调节血脂,降低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能有效抑制内皮细胞ET的分泌,促进NO的分泌,平衡内皮炎症因子,从而保护血管内膜,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
10.保护血管内皮 通过降低血脂的作用,间接提高内皮细胞对NO的生成与释放,从而保护血管内皮[2]。
11.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大鼠神经功能,提高大鼠脑SOD活力,降低脑MDA和NO含量,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有关[2]。
12.抗缺氧 能明显延长常压缺氧、组织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小鼠存活时间,改善心肌氧的供求[2]。
13.抑菌 对痢疾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2]。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脑梗死、肺原性心脏病、喘息型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2]。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9~12克,捣汁或入丸散。外用在:捣敷。
参考文献
[1]刘金娜,等.瓜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中药材,2013,36(5):843.
[2]卢鹏飞,等.瓜蒌皮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中医杂志,2013,54(16):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