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黄药、山慈姑)
本品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的块茎。含薯蓣皂苷元、谷甾醇、豆甾醇、薯蓣次苷元甲、箭根薯皂苷,二萜内酯、黄酮和蒽醌类及微量元素。性凉,味苦,具有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瘿瘤瘰疬、无名肿毒、咳喘气逆、癌症肿瘤等病症。
【现代药理作用】
1.抗甲状腺肿 对碘缺乏性甲状腺肿无治疗作用,但是,临床发现黄药子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多用其酒剂或与其他方药配伍使用,故有报道对缺碘食物所致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表现在肿大的甲状腺质量减轻、腺组织和血清蛋白结合碘增加[1,3,4]。
2.抗肿瘤 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尤其对甲状腺肿瘤有独特的疗效,对子宫颈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癌性腹水,不仅可以杀伤腹水中肿瘤细胞,而且促进肿瘤细胞退化,增加机体对肿瘤的反应性,增强抗肿瘤作用[2,3,4]。
3.调节平滑肌 可以抑制平滑肌,兴奋子宫平滑肌,可使子宫强直性收缩[1]。
4.止血 具有止血作用[1]。
5.抗菌、抗真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1,2]。
6.抗炎 对急性、亚急性炎症均有抑制效果,常用于盆腔炎、睾丸炎等炎症的治疗[1,3]。
7.抗病毒 能抑制DNA病毒,还能抑制RNA病毒的转录[3]。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征、慢性乳腺增生、肛窦炎,治疗肺癌、腰椎病、偏侧面肌萎缩症、口腔扁平苔癣等,取得了良好疗效。还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治疗尖锐湿疣等[2,4]。
【用量】内服:水煎5~10克。外用: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对肝肾组织的损害,表现为胃纳减退、乏力、上腹部饱胀、恶心及肝脾肿大和黄疸等,严重者出现肝肾衰竭,甚至死亡[4]。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744.
[2]赵许杰,等.黄药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药物评价研究,2012,35(2):147.
[3]张海谋,等.黄药子的药理和毒理研究进展.医药导报,2009,28(4):490.
[4]李俊鳖,等.黄药子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