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含有丰富的苷类化合物,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丹皮酚、芍药苷元、芍药新苷、没食子酰芍药苷等。味苦,性微寒。能清热、凉血、行瘀、消肿、止痛。主治:瘀滞经闭、癥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1]。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血栓 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的通透性,有一定稳定红细胞膜结构的作用。通过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而产生抗血栓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能使纤维蛋白原凝固时间明显延长[1,3]。
2.抗动脉粥样硬化 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川芎合用还具有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有降低门脉高压的作用。可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的增生,具有明显改良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2,3]。
3.增加冠脉血流 能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提高心肌对低氧的耐受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后负荷。还能减轻微循环内红细胞的聚集[1,2,3]。
4.保护神经细胞 对大鼠神经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芍药醇的抗多巴胺能活性可预防治疗吗啡引起的副作用,可作为神经保护剂治疗帕金森病[1,2]。
5.抗抑郁 具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有关[1,2]。
6.抗肿瘤 可诱导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存在明显的抗诱变作用,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3]。
7.保肝 可刺激大鼠产生血浆纤维连接蛋白,使其血液中的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对保护肝细胞具有一定意义。具有消退黄疸、抑制血浆中血栓素B2产生、促进肝脏水解、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1,3]。
8.美容 对棕黄色豚鼠背部皮肤具有增色作用[1]。
9.抗氧化 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诱导血红素氧化酶-1的表达,提高SOD的活性,对肺脏具有保护作用[1,2]。
10.抗炎、抗毒素 可改良滑骨细胞的分泌和代谢,对抗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可改善IgE复合体诱导的过敏反应。可减少鼻黏膜成纤维细胞中MCP-1、MCP-3的分泌,具有抗鼻炎的活性[2,5]。
11.抑制胃酸 可抑制H+,K+-ATP酶,同时对Mg2+-ATP酶、Na+K+-ATP酶有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酸分泌抑制剂[2]。
12.抗脓毒血症 赤芍水提取物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可与脂质A直接结合,使内毒素失活[2]。
13.降糖 对正常血糖大鼠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没有影响,表明芍药苷是独立于胰岛素而发挥作用,其原因是芍药苷增加了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度[1,2]。
14.抗尿酸 高尿酸症者服用芍药甘草汤4周后,患者的血清尿酸量大大减少[1,2]。
15.止痛 赤芍、马钱子二药确有止痛作用,马钱子配伍赤芍后毒性明显降低,而保持或增加了原有的止痛疗效[1,2]。
16.保护脏器缺血性损伤 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收缩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有关。TPG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法所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减轻脑水肿、降低其脑梗塞面积和减轻缺血所致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增加大鼠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4]。
17.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对药物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
18.解痉 具有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作用,对垂体后叶素催产素引起的大鼠在体子宫活动亢进亦有抑制作用[5]。
19.改善肺功能 能显著降低肺循环阻力及肺动脉压,明显改善心功能及肺血氧合功能[5]。
【临床应用】
治疗心肌缺血、肺心病、血栓性深静脉炎、肝炎、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病、高胆红素血症、急性阑尾炎、紫癜等[2,5]。还可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症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参考文献
[1]阮金兰,等.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药理通,2003,19(9):965.
[2]冀兰鑫,赤芍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药物评价研究,2010,33(3):233.
[3]杨媛媛,等.赤芍的研究进展.医药导报,2008,27(1):67.
[4]莫玉兰.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光明中医,2009,24(4):782.
[5]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