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主要为萜类,还有生物碱、蒽醌、黄酮等。味辛、苦,性温。能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用于胞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现代药理作用】
1.抗炎 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对致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致炎因子包括NO、细胞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γ-干扰素等[1]。
2.抗肿瘤 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去氢木香内酯的抗肿瘤活性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1]。
3.利胆 因能使血中的胆囊收缩素或胃动素水平增高,促进胆囊收缩,增加胆汁流量,具有利胆作用[1,2]。
4.双向调节胃肠运动 能加速胃排空和增强胃动素的释放,对胃排空及肠推进均有促进作用。另有报道木香对胃肠运动有抑制作用[1,2]。
5.抗溃疡、保护胃黏膜 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使血浆生长抑素明显升高,促进生长抑素分泌,益于消化性溃疡治疗[1,2]。
6.解痉镇痛 对肠平滑肌和气管平滑肌具有显著解痉作用,是通过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介导的[1]。
7.降脂 木香提取物中含有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成分[1]。
8.抗凝血 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而抗凝血,能增强体外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1,2]。
9.扩张血管和降压 含有扩张血管和降压的有效成分,还有抑制心脏作用[1,2]。
10.抗菌 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具有抗变异链球菌作用,该菌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致龋菌,也是传染性内膜炎的致病菌。还表现出抑制福氏志贺菌R质粒接合传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基因表达的作用,以及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1]。
11.抑制血管生成 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1]。
12.免疫调节 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1]。
13.止泻 可减少蓖麻油引起的小鼠小肠性腹泻和番泄叶引起的小鼠大肠性腹泻次数,对小鼠墨汁胃肠推进运动也有弱的抑制作用,推测抗炎是木香抗腹泻的主要机制[2]。
【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痛、溃疡病、胆结石、痢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胸腹作痛、恶心呕吐等,用于治疗癌症、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心绞痛、胆绞痛、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口腔疾病、皮肤病等[1]。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不良反应】长期大量服用,可影响肝肾和胃黏膜病理改变[2]。
参考文献
[1]魏华,等.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草药,2012,43(3):613.
[2]张建春,等.木香的研究进展.甘肃科技,2010,26(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