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槐花

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含黄酮类及芸香苷(芦丁)或其化合物,另有蜡、绿色素、树脂、缩合鞣质、色素、蛋白质、氨基酸、糖和维生素A等。味苦,性凉。有清热、凉血、止血作用。主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

【现代药理作用】

1.抗炎 能显著抑制大白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等炎症及肺水肿的发展。

2.抗真菌 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保护心脑血管 有降压、扩冠等作用。其芦丁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脆性,维持血管抵抗力等。有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1]

4.降脂 可以降血脂[1]

5.抑制醛糖还原酶 有利于糖尿型白内障的治疗[1]

6.抗肿瘤 对人体鼻咽癌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1]

7.解痉、抗溃疡 能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具有抗溃疡作用[2]

8.止血 具有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鞣质具有止血作用[3]

【临床应用】

可用于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高脂血等的治疗和预防。治疗烧伤、慢性溃疡、痔疮疗效显著。还可用于急性乳腺炎,小儿头癣,溃疡性结肠炎[3]

【用量】内服:水煎6~15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薰洗或研末撒。

参考文献

[1]李娆娆,等.中药槐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6):77.

[2]董艳芬,等.槐花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医药信息,2001,18(6):21.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