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含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酚酸类物质等。味苦,性微寒。能活血祛淤、凉血消痈、止痛、养血安神。主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淤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现代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或大鼠心肌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能改善心电图的缺血性变化;丹参素可显著扩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同时能对抗吗啡、心得安收缩冠状动脉的作用[1,2]。
2.抗脑缺血 抗脑缺血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TXA2的生成,抑制缺血时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等作用有关[1]。
3.抗血栓 能抗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数,抑制血小板TXA2的合成,对凝血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能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1]。
4.抗肿瘤 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或者诱导其分化与凋亡,从而发挥丹参抗肿瘤的作用;通过抑制癌基因与PCNA表达,抑制DNA合成,降低了细胞增殖速度,对其细胞给予诱导分化,致使肿瘤细胞走向凋亡,可以产生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1,2]。
5.抗纤维化、保肝 对于肝肾、皮肤、肺等能有效抵抗纤维化,可经过抗自由基的过氧化损伤,对损伤的肝细胞给予修复,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肝脏的微循环,防止胶原合成,降解病理性的沉积胶原,对HSC活化给予抑制,从而抗纤维化,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抗炎性组织纤维化与坏死等,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力[1,2]。
6.抗肺损伤 可明显抑制肺组织纤维化,减少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还可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Ⅱ型上皮细胞,增加肺毛细血管血流量,防治肺水肿[2,4]。
7.抗休克 具有抗失血性休克作用,能改善内毒素性休克兔的心、肝、肺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部分脏器的病理损伤[4]。
8.抗炎、抗菌 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毛发癣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可抑制白细胞游走,防止溶酶体的释放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发生,从而影响纤维细胞与巨噬细胞功能,减少PGE1与PGE2a含量,降低炎症渗出[1]。
9.改善外周循环 能够改善外周的血液循环,提高微循环的血液流通,并增加毛细血管网,增加机体耐缺氧的能力;可激活纤溶,抑制血液凝固,还能通过赖氨酸羟化酶与脯氨酸活性的影响,抑制人体纤维细胞里的胶原合成[1]。
10.镇静、镇痛 可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与氯丙嗪合用能增强抑制效果。能抑制猫丘脑后核内脏痛放电,表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1]。
11.抗动脉粥样硬化 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可产生抑制效果,对血管屏障形成保护作用,避免动脉粥样硬化[2]。
12.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丹参在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使组织的修复功能增强,修复速度加快[2]。
13.促进骨折愈合 动物验证丹参的载荷和应力指标最高,对骨的负重和持重有较强的优势,推测丹参对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2]。
14.抗溃疡 许多类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与活性氧有关,活性氧作为一种重要的毒害因素直接或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体内外实验均表明,丹参酚酸A、丹参素、迷迭香宁酸等对生物膜过氧化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
15.改善肾功能 对腺嘌呤诱发的肾功能不全大鼠,均能降低血尿素氮、肌酐,使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显著增加,肾脏功能明显改善,能显著增加尿中的尿素、肌酐、钠和无机磷的排出[2]。
16.调节免疫 对内毒素刺激下肝巨噬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免疫力来实现[2,4]。
17.抗氧化 作为高效的抗氧化剂,对动物的心、脑、肝、肾、睾丸的脂质过氧化有着很强的控制效果。另外,氧自由基代谢的提升和加强也可以通过丹参酮达到,从而避免损坏患者大脑[2]。
18.抗心律失常 与清除氧自由基和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有关[4]。
19.抑制中枢、保护神经 具有增强氯丙嗪作用,动物应用后仅活动减少,产生脑电波慢波和犬的镇静作用;具有增加神经保护作用的热休克蛋白-70表达、抑制缺血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提高对活化蛋白1的DNA结合活力等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4]。
20.抗胰腺炎 可降低胰腺组织中NF-кB的表达,从而对治疗急性胰腺炎发挥作用[4]。
21.提高耐缺氧 具有一定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4]。
22.改善门静脉和肝内血流量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改善门静脉和肝内血流量,防止微血管内凝,促进纤溶功能减少病变部位缺血状态,加速病灶的修复等作用[6]。
【临床应用】
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为治疗心、脑血管病要药,对于改善微循环疗效肯定。用于治疗肺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辅助肿瘤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小儿肺炎、慢性咽炎、细菌性阴道炎、颈椎病、重症急性胰腺炎。用于长期难愈的上腹痛、慢性胃炎、每获良效。丹参及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寒冷综合征伴心肌损害。在妇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疾病也被广泛应用[1,3,4,5]。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5~10克,大量可用30克,或入丸散。外用:熬膏涂或煎水熏洗。
【不良反应】不宜与藜芦同用。
参考文献
[1]李卫祥.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北方药学,2013,10(3):34.
[2]王炜辰,等.丹参药理学研究进展.海峡药学,2013,25(10):24.
[3]杨小孟.中药丹参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9:54.
[4]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255.
[5]李乾构,等.中医胃肠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748.
[6]叶维法.临床肝胆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