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夏枯草

本品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全草。含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等。味苦、性寒、辛,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治疗头晕、耳鸣、乳痈、痈疖肿毒,治疗咽喉疼痛,帮助愈合伤口等。

【现代药理作用】

1.强心、利尿 具有强心作用,可使其收缩幅度增大,加速血液循环而利尿[1]

2.免疫调节 具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和诱生干扰素等免疫调节作用[2]

3.降压 通过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可使NO水平升高,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内分泌失衡,从而导致血压下降[1,2]

4.降糖、降脂 降糖机制与促进肝糖元合成,提高淀粉耐量有关。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对糖尿病小鼠血脂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1,2]

5.抑菌、抗病毒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结核杆菌都有抑菌作用,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1,2]

6.兴奋平滑肌 增加肠管动力,可使子宫收缩加强[1]

7.抗癌 具有抗肺腺癌活性,对血管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在食管癌、胃癌和肺癌的相关治疗中,对于肿瘤细胞周期的停止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成。尚具有抗甲状腺癌、膀胱癌、结肠癌、胰腺癌、口腔癌和肝癌的作用[2,3,4]

8.抗炎 具有抗血管炎症和牙周炎作用,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调节性治疗[2]

9.抗氧化 通过减少MDA含量,提高SOD发挥抗氧化作用[2]

10.保肝 对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4]

11.镇咳、祛痰 具有镇咳祛痰作用[4]

【临床应用】

多用于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高血压、皮肤病、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配合治疗失眠、前列腺增生、肺结核、囊肿、急慢性咽炎、手足皲裂脱皮、咯血、子宫肌瘤、盆腔炎、癫症、月经不调等[4]

【用量】内服:水煎6~15克。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682.

[2]邓子煜,等.夏枯草药理学研究进展.安徽医学,2012,33(7):937.

[3]秦蕊,等.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435.

[4]窦景云,等.夏枯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