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
2025年08月10日
桑寄生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桑寄生或毛叶桑寄生的带叶茎枝。含槲寄生茎、叶含齐墩果酸、内消旋肌醇、黄酮类化合物、蛇麻脂醇、槲皮素及扁蓄苷。味苦、甘,性平。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之功。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现代药理作用】
1.降压 可能是兴奋循环系统的内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所致[1]。
2.利尿 有较显著的利尿作用[1]。
3.扩张冠状动脉 有舒张冠状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1]。
4.抑菌、抗病毒 对脊髓灰质炎等肠道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抑制伤寒杆菌和葡萄球菌的增殖。
5.镇静 具有镇静作用。
6.调节免疫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抗风湿机制可能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和环氧酶而介导的[3]。
7.降脂、抗氧化 能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TG、HDL-C含量,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MDA含量和提高SOD活性,有抗氧化作用[3]。
8.抗骨质疏松 能明显增加大鼠骨密度水平,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具有调节骨代谢作用[3]。
9.抗肿瘤 分离到的凝集素具有抗肿瘤效果[3]。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表明在治疗妇科流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关节炎、精神分裂症及某些炎性反应方面有较好疗效[2]。
【用量】内服:水煎15~30克。或入丸、散。
【不良反应】大量尚可引起呕吐、下泻乃至死亡。
参考文献
[1]陈乐生.桑寄生药理研究.山西中医,2000,21(11):520.
[2]刘丽娟.桑寄生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2):1001.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