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对香豆酸等。味苦、甘,性寒。能清热、利湿、解毒、消痈。主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菌消炎 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在兔实验性阑尾炎治疗中疗效良好,在大鼠急性肾盂肾炎的模型治疗中,能够对热势予以良好控制,使炎性病理状态得到快速改变;具有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加细胞吞噬能力,因而可以发挥抗炎的作用[1,2]

2.抗氧化 有抗氧化活性成分[1]

3.抗化学诱变 抗化学诱变活性极为明显[1]

4.抗肿瘤 对小鼠移植性S180实体瘤具有显著抑制,而且将环磷酰胺与其水溶性提取物合用时,小鼠体内因受到环磷酰胺影响而致的造血系统损伤和免疫器官萎缩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体外试验对急慢性淋巴细胞型、急性粒细胞型、急性单核细胞型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显示出抗肿瘤活性[1,2]

5.保护神经 对谷氨酸盐所致的神经毒性有减弱效果,具有保护神经的药理活性[1]

6.解毒蛇咬伤 对毒蛇咬伤具有解毒功效[2]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妇科主要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在消化系统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在泌尿系统用于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副睾郁积症、尿路感染、肾积水、前列腺肿大;在小儿科治疗小儿肺炎、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另外还应用于各种癌症、毒蛇咬伤、湿疹等疾病[2]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参考文献

[1]何弘水.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97.

[2]杨天赐.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