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泻叶)

番泻叶(泻叶)

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含番泻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水杨酸、大黄酚等蒽醌衍生物及其糖苷。味甘、苦,性寒。有泻热导滞之功。主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胸腹满闷。

【现代药理作用】

1.泻下 番泻苷是致泻的主要成分,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盘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一般在服药后4~8小时排便,用量在10克以上者,2小时即有腹泻。

2.抑菌 对皮肤真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3.止血 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质,加强凝血功能,有止血功能[2]

4.促肠管运动 具有提高肠管推进率,并能减少肠道对液体的吸收[2]

【临床应用】

常用于清洁肠道,治疗便秘,预防术后腹胀,预防术后肠粘连,治疗急性胰腺炎、溃疡病出血、肠梗阻、肠和胆道蛔虫、尿结石、慢性肾衰等[1,2]

【用量】内服:水煎3~6克。可用开水泡服10~30克,不宜久服。外用:研末2~3克。

参考文献

[1]顾波,等.番泻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首都医药,2003,22:45.

[2]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