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
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含香豆素类、聚炔类、木脂素类,及黄酮类、酚酸类、单萜类等。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清补肺阴、制火益气、补脾肺阴、涵养肝阴、解郁潜阳、清养心阴和安神除烦等功效。主治:肺热燥咳、痨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现代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 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对潜伏期有明显延长作用;有较好的祛痰作用[1]。
2.免疫调节 对正常小鼠有增强巨噬细饱吞噬功能的作用,具有抑制环磷酰胺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胸腺指数降低的作用,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1,2]。
3.抗肿瘤 对肺癌细胞株A549和肝癌细胞株HEP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
4.抗菌及抗真菌 具有很强的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及抗真菌作用[3]。
5.抑制黑素过多 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可用来治疗黑斑病和雀斑等黑素过多症[1,3]。
6.镇痛和镇静 具有显著镇痛镇静作用[1]。
7.抗氧化 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1]。
8.抑制血栓素A2和促进前列环素合成 血栓素A2是很强的促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的物质,对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产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前列环素作用与其相反。实验发现北沙参的水提醇沉制剂在各种剂量下均可抑制血栓素A2,又可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3]。
9.抗肺纤维化 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纤连蛋白和层连蛋白含量,对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2]。
10.抗肺炎 复方沙参麦冬汤是临床上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增强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且预防优于治疗[2]。
11.保肝 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免疫性肺间质性炎症、呼吸道过敏、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结节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还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病毒性肝炎、复发性口疮、白塞病口腔溃疡等[1]。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6~15克,鲜品60~90克,或入丸散。
参考文献
[1]林喆,等.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7):91.
[2]刘伟,等.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40(3):291.
[3]崔海燕,等.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综述.中国科技信息,2009,1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