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川芎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含生物碱,如川芎嗪、腺嘧啶、胆碱。含挥发油、内酯类化合物、有机酸、阿魏酸、香草酸,亦含苯酞类化合物,尚含有香草醛、维生素A、蔗糖、脂肪油等。味辛,性温。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功效。主治:风冷头痛、胁痛腹疼、寒痹筋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难产、产后瘀阻疼痛、痈疽疮疡。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脑缺血 川芎嗪易透过血脑屏障,可使脑血流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下降,对多种实验性局灶性或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3]

2.抗心肌缺血 川芎嗪能减轻缺血后所致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改变的程度,具有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可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且此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保护作用,能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所致心肌肥厚[1,3]

3.镇静、镇痛 川芎水煎剂能抑制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静催眠作用。能明显减轻受损神经根的水肿变性、髓鞘脱失等损伤,减轻模型大鼠的颈神经根性疼痛[1]

4.保护视神经 川芎嗪能明显缓解过氧化氢对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等的氧化应激损伤,能降低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环磷酸鸟苷的水平,进一步引起钙离子内流受限,导致光感受器细胞钙离子浓度降低,并直接增加视网膜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模型小鼠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1]

5.平喘 川芎嗪能迅速纠正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改善通、换气功能,能抑制哮喘气道炎症,防治儿童哮喘[1]

6.治疗慢阻肺 通过降低慢阻肺加重期患者血流黏滞度,升高血氧分压水平,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发挥治疗效果[1]

7.保肝 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肝损伤性脂肪肝中脂肪的堆积,从而保护肝脏[1]

8.保护肾脏 川芎嗪能抑制肾细胞凋亡。可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1-2和Bax的表达,抑制肾脏细胞凋亡[1]

9.抑菌 对多种革兰阴性肠道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2]

10.解痉、抗溃疡 可明显抑制浸水性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川芎有平滑肌解痉作用,这一作用与临床用于调经止痛用途相一致[2,3]

11.抗肿瘤 阿魏酸具有调血脂、镇静、抗菌、抗病毒、抗突变和抗癌的作用[1,3]

12.保护脏器缺血 四甲基吡嗪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循环障碍,对神经元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川芎嗪能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量,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藁本内酯能够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抗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脑的伤害,对心、肾、肝等组织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

13.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 川芎嗪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有较好治疗作用[3]

14.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微循环,可用于治疗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3]

15.抗氧化 可降低患者的血脂质过氧化物,具有抗自由基作用[3]

16.抗动脉粥样硬化 阿魏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凝集和血栓,清除亚硝酸盐、氧自由基、过氧化亚硝基,以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阿魏酸能为人体吸收并易从尿中排出,不会在体内累积[3]

17.抗纤维化 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值,减少Ⅰ型胶原的分泌与合成[4]

18.降脂 有降低大、小鼠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减少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危险性[4]

19.促进造血细胞增生 川芎嗪能增强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利于造血细胞的增生[4]

20.抗放射线 动物实验对氮芥所致的死亡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肿瘤放射的辅助治疗[4]

【临床应用】

常用于心、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心病、糖尿病肾病、关节炎、青光眼术后、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解热、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化疗所致血象减少、亚急性肝炎、流脑、中毒性菌痢、DIC等病症的治疗[2,4]。防治动脉硬化,可用于溃疡病和肿瘤治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参考文献

[1]金玉青,等.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药与临床,2013,4(3):44.

[2]裴艳霞.川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197.

[3]王永忠,等.川芎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研究.中国药业,2012,21(7):95.

[4]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