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禹白附)
2025年08月10日
白附子(禹白附)
本品属于天南星科植物,是独脚莲干燥的块茎。含四种类型的脂肪酸,并有亚麻脂、甘油酚等多种脂类。辛、温,且有毒。能祛风痰、缓解惊搐及解毒止痛,用于中风、偏正头痛、破伤风症以及喉痹咽痛的治疗,治疗毒蛇咬伤以及凛病痰核。
【现代药理作用】
1.抗感染 可抑制炎症末期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及渗出,并对鼠的酵母性、蛋清性及甲醛性关节肿具有抑制作用[1]。
2.镇静、抗惊厥 可对中枢兴奋剂戊引起的小鼠强直性惊厥发生作用,能不同程度地延缓小鼠的惊厥出现时间及死亡时间;具有很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1]。
3.止痛 动物实验具有止痛作用[1]。
4.抑制胰蛋白酶活性 对胰蛋白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
5.抗肿瘤 可明显抑制实体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寿命,明显增强小鼠的免疫力。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因子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抗氧化的作用[1,2]。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脑血管病、破伤风、三叉神经痛、癫痫、控制脚汗、小儿咳嗽、类风湿关节炎、眩晕、黄褐斑、面神经麻痹、小儿面肌痉挛、舞蹈症、小儿肺炎等的治疗;可以控制带状疱疹、腮腺炎、湿疹痛痒以及颈淋巴结核等疾病;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收到良好疗效[1,2]。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3~6克。外用:捣烂敷。
【不良反应】具有轻微毒性,使用时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勿过量或长时间服用。
参考文献
[1]游维丽.白附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中医中药,2012,10(29):274.
[2]郭姗姗,等.白附子抗肿瘤研究进展.中国肿瘤,2013,22(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