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含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从色素中分离出红色素和黄色素。味辛,性温。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主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现代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具有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膜电位以及影响心肌中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的作用。还能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使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兔球结膜微循环障碍血流加速,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加和血细胞聚集程度减轻[1]。
2.抗脑缺血损伤 对预防婴鼠减压缺氧缺血后神经元的变形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显著改善局灶性永久性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缺陷,改善脑水肿。明显减轻由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降低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组织中MDA和钙离子含量,升高SOD活性,改善大鼠肢体功能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指标[1]。
3.增强免疫 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能够增强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血素浓度,增加植物血凝素刺激下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能够提高Wister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检测的阳性率,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2]。
4.抗炎镇痛 能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提高小鼠痛阈,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及炎症反应,该作用与其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有关[1]。
5.抗肿瘤 可使荷瘤小鼠的平均肿瘤数目减少,对TPA所诱发的皮肤炎症及二阶段致癌过程中有抑制作用,抑制促癌物质是甾醇类和叠-烷烃6,8-二醇类。对白血病细胞体外实验也有抑制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1,2]。
6.保肝 能够明显抑制离体灌流、肝灌流液中的GPT的升高,使流量增加并接近正常,有利于改善肝功能[1]。
7.兴奋子宫平滑肌细胞 能增强大鼠子宫肌电活动,从而兴奋子宫平滑肌细胞。可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2]。
8.抗氧化、降脂 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降低血浆黏度,同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2]。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脑梗死、肺心病、脑血栓,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治疗静脉炎、软化血管瘢痕、抗肿瘤、月经不调、痛经等[2,3]。红花为主治疗溃疡病,疗效满意[4]。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3~6克,或入丸散,或酒浸,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参考文献
[1]扈晓佳,等.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161.
[2]贾佼佼,等.红花的现代药理与新用.中医学报,2013,28(11):1682.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523.
[4]李乾构,等.中医胃肠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