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

大蓟

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全草或根,含生物碱、挥发油,根含乙酸蒲公英甾醇、豆甾醇等。味甘,性凉。有凉血、止血、祛瘀、消痈肿之功。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

【现代药理作用】

1.抑菌、抗病毒 对人型结核杆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1,2]

2.凝血止血 大蓟全草汁能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沉加速,炒炭后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并且大蓟炭比生品止血的速度要快[1,2]

3.降压和升压 大蓟鲜根或干根的水煎液有降压作用。从朝鲜产大蓟中分得的一种黄酮苷具有升压作用[1]

4.抗肿瘤 在体外具有抑制KB细胞生长作用;大蓟中黄酮成分具有显著抑制肿瘤和通过激活内在免疫系统而达到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人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宫颈癌细胞、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1,2]

5.增强免疫 能明显提高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对免疫器官的重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重作用,同时也可使小鼠血清溶血素值增高[1]

6.抗氧化、保肝 通过作用微粒体氧化系统,能明显改善肝脏乙醇代谢酶活性,降低小鼠肝脏脂质体过氧化作用,以缓解乙醇毒性而具有保护性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好的抗氧化物作用[1,2]

7.改善记忆 大蓟中的一种炔醇化合物可明显改善有记忆缺损小鼠的记忆力[2]

8.杀虫 对线虫繁殖抑制率可达100%[2]

9.抗糖尿病 在患有糖尿病大鼠中进行实验后发现大蓟中黄酮有一定的抗糖尿病的效果[2]

【临床应用】

常用于止血(血尿、咳血、消化道出血)、肺结核、高血压、烫伤、小儿阴茎及肌肉硬结肿痛、肠痈、痈疡肿痛、带状疱疹、杀线虫等疾病治疗[3]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5~10克,鲜品30~60克,或捣汁研末。外用:捣敷。

参考文献

[1]陈凯云,等.中药大蓟的研究进展.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94):81.

[2]宋泽规,等.大蓟的研究进展.广州化工,2011,39(7):13.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