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蝎子、全虫)
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干燥全虫。含甜菜碱、三甲胺、牛磺酸、棕榈酸、硬脂酸、胆固醇、卵磷脂及铵盐、氨基酸等。味咸、辛,性平,有毒。能祛风、止痉、通络、解毒。主治:惊风抽搐、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现代药理作用】
1.镇痛、镇静 对内脏痛,皮肤灼痛和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躯体痛、内脏痛、癌肿疼痛等亦有疗效。有较强的抑制多种慢性和急性疼痛的作用,对受损神经具有修复功效。与吗啡相比较,蝎毒活性成分的镇痛作用更好,还不存在成瘾性[1,2]。
2.抗惊厥 具有抗电惊厥和显著延长尼可刹米所致惊厥潜伏期的效应。家蝎和野蝎的抗惊厥作用差异不大[1]。
3.抗癫痫 具有较强的抗癫痫活性,对由马桑内脂和头孢娄利定诱发的动物癫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活性至少是安定的10倍[1]。
4.抑菌 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1]。
5.抗肿瘤 对小鼠网状细胞肉瘤实体、乳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子宫颈癌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既可直接抑杀癌细胞,又可恢复增强胸腺的功能,在停药后对肿瘤生长仍有较高的抑制率[1]。
6.降压 有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直接抑制心脏,以及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1,3]。
7.改善心肌缺血 由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对改善心肌缺血、心肌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1,3]。
8.免疫抑制 可使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廓清作用明显降低[1]。
9.抗凝、抗血栓、促纤溶 具有抗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延缓血凝等药理作用[1]。
10.改善血流变 具有明显改善血流变性和降低血液黏度,并通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凝血活酶的形成,达到抗血栓作用[3]。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癌症和各种疼痛症,三叉神经痛、癌肿疼痛、风湿痹痛、顽固性偏头痛、头痛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坐骨神经痛的有效率达100%。还可治疗带状疱疹、骨质增生引起的腰痛和神经根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乳房肿瘤、乳腺小叶增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小儿百日咳、慢性荨麻疹、附睾炎性硬结,外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烧伤等[1,2]。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2~5克,蝎尾1~1.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
【不良反应】蝎毒可致呼吸麻痹。临床应用较安全,偶有皮肤过敏报道[3]。
参考文献
[1]徐天予.全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5:29.
[2]赵建一.研究两种有毒虫类中药的镇痛药理与临床应用.中医临床研究,2013,5(2):30.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