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
本品系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含有柚皮素、香草酸、烟酸、琥珀酸、胸腺嘧啶、胡萝卜苷、尿嘧啶、香蒲新苷、蔗糖等。性味甘、微辛、平。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镇痛、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于止痛、止血、行血。用于吐血、咯血、崩漏、尿血等,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疼痛、心腹疼痛、胃痛、症瘕等瘀血作痛者,瘀血肿痛,口舌生疮等[1]。
【现代药理作用】
1.镇痛 具有非常显著的镇痛效果[1]。
2.抗凝血 蒲黄有机酸是一种较好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药[1,2]。
3.兴奋子宫 有兴奋子宫的作用[1]。
4.抗心肌缺血 可增加体外兔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小鼠耐低气压、低氧的能力,改善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2,3]。
5.保护脑细胞 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乳酸脱氢酶释放,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2,3,4]。
6.降脂及抗动脉硬化 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抑制脂质在主动脉壁的沉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促进胆固醇排泄,维持6-酮-前列腺素IA及血栓素B的正常比值,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及防止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和发展的作用[2]。
7.保护血管内皮损伤 降低血脂,拮抗高脂血症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能改善血流变性与红细胞流变性,进而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而微循环的改善有利于内皮细胞的正常代谢,亦可减轻高脂血症对内皮的损伤[2]。
8.免疫抑制 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而对外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能显著抑制体液及细胞免疫,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消退[2,4]。
9.双向调节肠道动力 可使体外肠蠕动增强,对小白鼠体外肠管有解痉作用[1,4]。
10.利尿 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刺激或增加体内SOD的含量,清除体内自由基所致[1,3]。
11.抗菌、消炎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兼有抗变态反应、解痉等作用。改善局部循环,促进重吸收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产生了抗炎消肿作用[3,4]。
12.耐低压、低氧 在低压低氧实验中明显提高小鼠存活率[4]。
13.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能显著促进细胞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改善高糖高胰岛素所诱发的胰岛素抵抗,用于治疗糖尿病[5]。
14.止血 具有促凝血活性,可使家兔血小板数目增加,凝血时间缩短[4]。
15.预防高山反应 可以预防急性高山反应[4]。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崩漏、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胃痛、血淋、子宫增生、不孕症、闭经、流产、宫内节育器所致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痛经、痔疮肿痛、婴儿湿疹、肝炎、牙龈出血、带状疱疹、尿道炎、膀胱炎引起尿血、小便不利、尿道作痛、外伤出血、治血瘀崩漏等多种疾病等[2,4],还可用于脑血管病、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山反应等。
【用量】内服:水煎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850.
[2]刘成彬,等.中药蒲黄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149.
[3]李震,等.蒲黄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医药论坛杂志,2008,29(9):121.
[4]李霖.蒲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58.
[5]冯晓桃,等.蒲黄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2013,47(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