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白头翁

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含原白头翁素、皂苷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主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现代药理作用】

1.抗病毒、抗菌 抗乙型肝炎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呈明显抑制效应;可作为广谱抗浅部真菌中草药[1,2]

2.杀虫 具杀灭阴道毛滴虫作用,有明显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1,2]

3.调节免疫 减少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可保护脏器、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具有抗炎效果,这是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水平,减轻结肠组织炎性反应及组织损伤[1]

4.保肝 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肝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与抗氧化作用有关[1]

5.抗肿瘤 对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人白血病及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妇科癌症效果更好[1]

6.杀精 具有较强的杀精子作用[2]

7.抗氧化 对H2O2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并成量效关系。从抗氧化值比较,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C强[2]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腹泻;治疗前列腺病、急性胃肠炎、癌症、伪膜性肠炎、疖痈等[2]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10~20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参考文献

[1]姜峰玉,等.白头翁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医学综述,2009,15(24):3785.

[2]韩进庭.白头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