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花

旋复花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覆花素、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等多种甾醇。味苦、辛、咸,性温。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呕、软坚功效。主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现代药理作用】

1.镇咳、平喘 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痉挛亦有对抗作用,有显著镇咳作用。

2.利尿 动物实验有轻度利尿作用。

3.抑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等多种致病菌的作用较弱或无。

4.抗炎、镇痛 具有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与阿斯匹林相似[1]

5.抗肿瘤 具有抑制妇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细胞株具有高效、特异的杀瘤效应[2]

6.降逆止呕 常用于反胃、反流性食道炎、反流性胃炎、呕吐、暖气等症[3]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呃逆、呕吐、慢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梗阻等[4]

【用量】内服:水煎5~10克(纱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不良反应】有过敏的报道。

参考文献

[1]陈文峰,等.显脉旋复花的药理研究.湖南中医杂志,1987,6:52.

[2]司亚茹.旋复花中抑制妇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河北医科大学,2009:3.

[3]罗淑芳.旋复代褚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3例.新疆中医药,2007,25(5):125.

[4]李乾构,等.中医胃肠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