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含皂苷、烟碱约、鞣质、维生素A、鳢肠素、多种噻吩化合物。味甘、酸,性凉。有凉血、止血、补肾、益阴之功。主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1]。
【现代药理作用】
1.止血 有显著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临床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2]。
2.保肝 对实验的大鼠、小鼠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受损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含量的增加,防止肝的纤维化[2,5]。
3.抗炎 降低炎症反应,进而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2]。
4.抗肿瘤 能不同程度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减轻环磷酰胺所致的DNA损伤[2]。
5.免疫调节 可以显著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缓解病情[2]。
6.抗氧化、抗缺氧 具有抗氧化与抗衰老及抗缺氧作用[2]。
7.降脂 有效降低总脂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磷酯和游离酸的含量[2]。
8.抗蛇毒 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所致大鼠足肿胀的急性炎症和出血,均有明显的抑制和解毒作用[2,5]。
9.增加冠脉血流量 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和增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且出现快,维持时间长[3]。
10.致色素作用 具有促进黑素合成及上调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作用。用于白癜风的治疗[4]。
11.升高白细胞 对实验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有升高外周白细胞的作用[5]。
12.抗诱变 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有明显的抑制效应[5]。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急性黄疸型肝炎、蛋白尿、斑秃、扁平疣、药物性溶血和出血性疾病的治疗[2,5]。
【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熬膏、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撒或捣绒塞鼻。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900.
[2]施嫣嫣,等.墨旱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吉林中医药,2011,31(1):68.
[3]叶盛英.中药材墨旱莲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和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0.
[4]营大礼.墨旱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药房,2008,19(36):2876.
[5]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