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全草。含有酚、酯、黄酮、鞣质、糖苷、有机酸、挥发油、三萜皂苷等。味苦、涩,性平。有收敛止血、抗疟、止痢、解毒的功效;临床上用于各种出血症,如咯血、吐血、崩漏下血、血痢、疟疾、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1]。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肿瘤 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裸鼠转移瘤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株和低分化胃黏液腺癌,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
2.降糖 可促进胰岛素释放和类似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与其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增加组织对糖转化利用有关[2]。
3.镇痛抗炎 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1]。
4.止血 有增加外周血小板,提高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或促进其伸展伪足,加速血小板内促凝物质释放的作用[1]。
5.抗凝、抗血栓 具有很好的抗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能明显延长大鼠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对胶原、ADP或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地防止ADP诱导的小鼠急性肺血栓栓塞死亡[2]。
6.降压 对麻醉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特点为快、强、短,并呈剂量依赖性[1]。
7.抗心律失常 对心律失常均有防治作用,且疗效与西药普罗帕酮相当,可能与调节NO的合成与释放有关[2]。
8.杀虫 对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1]。
9.增强免疫 对荷瘤小鼠白细胞介素-2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具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尤其对肿瘤的免疫监视有增强作用[2]。
10.抑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3]。
【临床应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美尼尔综合征、滴虫性阴道炎、消化性溃疡,还可用于心律失常、痢疾、非淋菌性尿道炎、血精症、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1,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鲜者15~30克。
【不良反应】大剂量仙鹤草会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大汗虚脱,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1]。
参考文献
[1]洪阁,等.仙鹤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5):362.
[2]宋伟红,等.仙鹤草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85.
[3]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