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主要包括姜辣素、姜精油和二苯基庚烷三类。味辛,性温。可发表、散寒、止呕、开痰。主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满、胀满、泄泻。
【现代药理作用】
1.抗氧化 通过不同作用途径抑制生物体氧化,清除各类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1]。
2.降脂 改善血浆脂代谢,提高肝脏脂肪代谢相关的肝脂酶、脂蛋白脂酶等活性,有助于减轻肝脏的脂质沉积。可使血清中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减少,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1]。
3.强心 姜辣素是一种强有力的强心剂[1]。
4.防辐射 对X射线造成的雄性小鼠的抗氧化系统损伤具有拮抗作用[1]。
5.抗肿瘤 能明显提高荷瘤鼠脏器指数和巨噬细胞吞噬率,明显升高IgM的含量,增强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有防治肿瘤的作用[1]。
6.降糖 通过阻断5-HT受体,起到降血糖作用[1]。
7.止吐 可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胃蛋白酶原,从而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可用于妊娠呕吐和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呕吐[1,2]。
8.抗血栓 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血栓形成,长期食用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抑制血栓形成[2]。
9.抑菌防腐 对革兰阴性细菌、酵母、霉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青霉有较明显的抑菌效果;可以防止火腿、香肠等肉制品以及水产品的腐败变质[2]。
10.消炎镇痛 能明显抑制大鼠爪及关节的肿胀,具有潜在消炎和抗风湿作用。可减轻牙痛,起到消炎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姜烯酚和姜醇;对偏头痛,尤其是发作前期或缓解期脑血流速度增高的偏头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2]。
11.利胆保肝 生姜对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所致肝损害有抑制作用[2]。
12.抑制中枢神经 可以诱发实验动物自发运动抑制,加强镇静催眠药作用,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显著抑制甲基苯丙胺诱发小鼠的中枢兴奋[2]。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胆石症、肿疱、脓疮、麻疹、慢性肠炎、风湿症、痛风、胃下垂及胃弛缓、打呃(嗝)、恶心呕吐,孕妇胃胀气等[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捣汁冲。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熨,或汁调搽。
【毒理】
参考文献
[1]胡炜彦,等.生姜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9:10.
[2]叶刚飒,等.生姜的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