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

防风

为伞形科植物未抽花茎的干燥根。含香豆素类化合物防风灵、当归酰亥茅酚、欧前胡素、紫花前胡素、香豆素、花椒毒酚、香柑内酯、杨芽黄素、东莨菪素、防风色原酮、升麻素等。味辛、甘,性温。可发表、祛风、胜湿、止痛、解痉。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1]

【现代药理作用】

1.抗炎 对抗二甲苯鼠耳肿胀,大剂量可使渗出液减少,降低血浆黏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降低关节炎发生率,抑制血清中ON含量,减轻关节滑膜及软骨和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2]

2.抗氧化 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能降低大鼠关节炎积分和发生率,抑制血清中IgG和IgM含量,减轻关节滑膜、软骨和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X光片的骨破坏程度,降低血清IL1-β,TNF-а和IL-6水平[2]

3.抗动脉粥样硬化 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作用[2]

4.调节免疫 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提高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并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2]

5.解热镇痛 有解热、镇痛作用,对实验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解热作用[2]

6.抗肿瘤 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率随防风多糖浓度增加而增加,可以治疗白血病。防风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2,3]

7.抗凝 可使大鼠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球压积及全血还原黏度明显降低[3]

8.止血 可使小鼠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激酶时间,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3]

9.耐缺氧 动物实验能提高耐缺氧能力[3]

【临床应用】

常用于头痛感冒、脑震荡、痛风性关节炎、眩晕症、高脂血症、轮状病毒肠炎、难治性面瘫、荨麻疹、寻常痤疮、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等[3]

【不良反应】有过敏和接触性皮炎报道各1例[3]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3~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参考文献

[1]赵博等.防风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418.

[2]陈桂玉,等.防风的有效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黑龙江医药,2011,24(4):600.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