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蚯蚓)

地龙(蚯蚓)

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的干燥体。含各种蛋白质、脂类蛋白、抗微生物蛋白、收缩血管蛋白、溶血和凝血兼具溶血蛋白、钙调素结合蛋白和微量元素。味咸,性寒。可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利尿。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

【现代药理作用】

1.抗凝、溶栓 溶栓成分主要有地龙纤维蛋白溶解酶、蚓激酶和蚓胶原酶。作用机制主要是:①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从而溶解血栓;②间接活化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起到纤溶酶原活化物的作用;③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激活因子t-PA,增强t-PA活性;④部分抑制体内凝血途径,水解凝血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1]

2.抗癌 抗肿瘤的机制:①地龙中的溶胞素、丝氨酸蛋白酶类等活性成分的单独或协同作用;②地龙可使细胞分裂抑制,导致肿瘤生长抑制;③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NK细胞活力;④纤溶酶及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改善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并可减少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主要用于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等癌症[1]

3.调节免疫 提高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率,增强巨噬细胞细胞毒效应,提高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泌NO的水平,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同时地龙活性蛋白明显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包括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1]

4.降压和抗心律失常 该药作用于某些内脏感受器,反射性影响中枢神经,使肝、脾等血管扩张,容积增大而使血压下降。对心律失常有明显抑制作用[1]

5.止咳平喘 能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痉挛,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对过敏性哮喘有部分缓解作用,舒张气管平滑肌作用强度与孟鲁司特接近[1,2]

6.降脂 可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小鼠TC、TG和LDL-C,并使HDL-C显著升高[1]

7.杀灭和强化精子的双向作用 具有杀精子作用。当阴道内给予适当浓度的蚯蚓提取物或其制剂时,能迅速使精子制动。对精子质量低下而导致的不育者有治疗作用[4]

8.解热、抗炎、镇痛、抗惊厥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与扑热息痛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抑制致炎动物局部肿胀程度,降低血管通透性,大剂量有明显的镇痛效果;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活性[1,3]

9.抗肝纤维化 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有关。蚯蚓纤溶酶既具有抗肝癌生长及化疗增效作用,又具有潜在的抗侵袭转移潜能,是一种良好的肝癌治疗辅助用药[1]

10.抑菌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十多种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

11.抗氧化 能有效降低小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防止体内抗氧化酶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1]

12.防治糖尿病肾 抑制HMC增殖、减少系膜基质聚集、延缓肾小球硬化[1]

13.促进创面愈合 地龙产生生长因子,并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这些组织的生长,可减少创面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1]

14.抗瘢痕 鲜地龙外敷对兔耳瘢痕形成有抑制作用;减少瘢痕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和胶原含量,减轻瘢痕纤维化程度,使瘢痕软化、变小[1]

15.改善微循环 可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并起到扩张微血管、加快血流,改善微循环[5]

16.保护脑细胞 能显著减轻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脑皮层水肿、充血,改善神经元的形态结构;降低大脑皮层损伤后的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神经元凋亡[6]

17.兴奋子宫 对已孕、未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具有增加收缩张力、收缩波持续时间及子宫活动力的作用,且具量效关系[6]

【临床应用】

通常用于治疗惊痫抽搐、癫痫、高热神昏。是治疗关节疼痛、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脂肪肝和肝硬化、肾炎、慢性肾衰、中风后遗症等的良药[5,6]

【用法用量】内服:煎剂,5~15克,鲜品10~20克,或入丸散。外用:捣烂、化水或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有毒性,但毒性很低,地龙长期食用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1]

参考文献

[1]刘文雅,等.地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2):282.

[2]陈可夫,等.蚯蚓素9201平喘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7(6):66.

[3]陈斌艳,等.地龙粉剂对大鼠、小鼠与兔的解热镇痛作用.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6,13(3):115.

[4]张复夏,等.地龙粉治疗男性不育症30例.陕西中医,1996,17(10):438.

[5]周二付.地龙的现代药理及常见临床配伍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38.

[6]张晓晨.地龙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中成药,2011,33(9):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