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2025年08月10日
川乌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为剧毒的二萜双酯类生物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川乌碱。尚有毒性较弱的阿替新、氨基酚及去甲基乌药碱。味辛,性热,有毒。能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现代药理作用】
1.强心 有微弱强心作用,可引起心率加快、室早、室颤。参附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起抗凋亡的作用[1,2]。
2.抗炎、镇痛 对风寒湿痹的关节疼痛有治疗作用,具有明显抗炎活性;可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鲜蛋清、组胺及5-羟色胺引起的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1]。
3.抗肿瘤 体外实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1,2]。
4.增强免疫 可促进小鼠脾脏T细胞的增殖、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2]。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软组织损伤、腱鞘炎、急性踝扭伤、骨性膝关节炎、慢性腰肌劳损、新生儿硬肿症、消化道肿瘤、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原发性痛经、疮疡、糖尿病小腿溃疡、颞下颌关节紊乱、晚期癌痛等疾病的治疗[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心悸、胸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2]。
参考文献
[1]杨武斌,等.乌头碱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14,25(2):427.
[2]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