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巴豆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含有巴豆油、蛋白质、二萜及其酯类、生物碱等成分。味辛,性热,有大毒。内服泻下寒积、逐水消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可用于恶疮疥癣。具有泻下、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1]

【现代药理作用】

1.致泻 巴豆脂肪油是巴豆泻下的有效成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巴豆霜明显增强胃肠推进运动,促进肠套叠的还纳作用[1]

2.抗癌 巴豆生物碱具明显的抗癌活性,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促使细胞凋亡[1]

3.抑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白喉杆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1]

【临床应用】

可用于防治白喉,治疗喉梗阻、支气管哮喘、急和慢性肠炎、急性阑尾炎、神经性皮炎。还可用于肠梗阻和癌症治疗[1,2]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0.3克。外用:捣膏涂。

【不良反应】致泻作用。

参考文献

[1]金锋,等.巴豆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2013,15(5):372

[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第2版.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