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丹皮)

牡丹皮(丹皮)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含有酚及酚苷类,单萜及苷类化合物,三萜、甾醇及其苷类。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用于温毒发斑、吐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痛经闭、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1]

【现代药理作用】

1.降糖 可使正常小鼠血糖显著降低,而且对葡萄糖诱发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显著的降低作用[1]

2.抗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霍乱弧菌以及皮肤真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2]

3.抗炎 能抑制炎症组织的通透性和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从而对多种急性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在发挥抗炎作用时不影响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1]

4.抗动脉粥样硬化 可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浆氧化LDL的生成量,抑制LDL的体外氧化反应,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

5.抗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拮抗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有关[1]

6.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组织MDA的含量及血中CPK浓度,并能保护心肌组织SOD的活性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提示保护心肌作用与抗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1]

7.镇静催眠 可以抑制中枢,有镇静催眠作用[1]

8.抗惊厥 可以抑制中枢,大剂量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有抗惊厥作用[1]

9.解热 具有一定解热作用[2]

10.保肝 可通过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保护线粒体膜的Ca2+-ATP酶,以及抑制Ca2+内流作用而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肝损害[1]

11.增强免疫 可使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提高,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1]

12.镇痛 能延长小鼠疼痛潜伏期,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具有镇痛作用[1]

13.抗心肌缺血 可减轻试验性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流量[2]

14.抗血栓 对ADP、胶原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有显著抑制作用,血小板凝集时产生的血栓素B2也明显减少[3]

15.保护脑组织 能阻止钙离子的内流,减轻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害,降低脑水肿强度及颅内压,改善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行为学,为其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3]

16.促进造血 能显著增加放射性致血虚症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促进因辐射损伤的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发挥生血作用[4]

17.抗生育 具有抗早孕作用[2]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皮肤病、高血压、高脂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鼻炎,治疗妇女更年期、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血管性头痛、湿疹样皮炎、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皮肤淀粉样病变、神经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等[2,3,4]。还可用外伤性血肿、肠痈等治疗。

【用量】内服:水煎5~10克,或入丸散。

参考文献

[1]杨小龙,等.牡丹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2):157.

[2]周永军,等.牡丹皮的研究概况.中国药业,2012,21(16):111.

[3]林碧璇.牡丹皮的心血管系统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237.

[4]屠万倩,等.牡丹皮的研究进展.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