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含有蟾蜍它灵、华蟾蜍精、华蟾蜍它灵、蟾蜍灵等。味甘、辛,性温,有毒。可解毒、消肿、强心、止痛、开窍。主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或虫牙痛[1]。
【现代药理作用】
1.强心、利尿 类似于洋地黄,作用快、无蓄积作用,利尿作用比洋地黄显著,对心肌有双重正性变力效应[1,2]。
2.抗心肌缺血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损伤,增加冠脉灌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2]。
3.升压 升压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具有收缩外周血管作用,抗休克[3,6]。
4.抗肿瘤 对多种肿瘤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分化,增加机体免疫力、抑制血管增生和内皮细胞增生作用,还有直接杀伤癌症细胞的作用。在机体能抑制人的颧下颌未分化癌、间皮癌、胃癌、脾肉瘤、肝癌等肿瘤细胞的呼吸,延长患精原细胞癌、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体外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小鼠肝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不同程度地防治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蟾酥可使正在下降的白细胞回升,且不再下降[3,4]。
5.增加免疫 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3]。
6.麻醉止痛 具有麻醉止痛作用[3]。
7.抑菌、抗炎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对一些抗生素不敏感或已产生耐药性的化脓性疾患亦有抑制效果,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药性溢出,益于消除肿胀[3]。
8.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血小板的聚集程度和速度均有抑制作用[4]。
9.兴奋中枢 对大脑皮层有显著兴奋作用,可对抗巴比妥的中枢抑制,可以兴奋呼吸中枢[4,6]。
10.镇咳 具有镇咳作用[3,4]。
11.兴奋平滑肌 具有兴奋肠道平滑肌、收缩子宫、及输精管作用[3,4]。
12.抗辐射 具有抗辐射作用[4]。
13.胰岛素样作用 具有促进糖元产生、抑制乳酸生成的胰岛素样作用[3,4]。
14.抗休克 能显著升高麻醉开胸及失血性休克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6]。
15.抗凝 对因血栓性冠状血管狭窄所致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障碍,具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的作用。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程度与速度均有抑制作用,减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6]。
【临床应用】
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结核病、心脏病、呼吸与循环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恶性血液病、顽固性呃逆、周期性面神经麻痹、急性咽炎和慢性乙肝等,还可以用于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及慢性牙髓炎的无痛切髓术,还用于骨髓炎、遗尿等,治疗癌性疼痛,总有效率达92.7%,且无成瘾性[5,6]。
【用量】内服,研末10~20毫克。外用: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
【不良反应】有毒,动物实验可引起呼吸急促、肌肉痉挛、惊厥、心律不齐,最后麻醉死亡。阿托品对此有一定解毒作用,牛黄能有效缓解蟾酥所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5,6]。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926.
[2]姜艳,等.蟾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3):187.
[3]辛秀兰.中药蟾酥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588.
[4]程国华.蟾酥质量研究及其药理临床应用进展.中草药,2001,32(2):184.
[5]张慧卿,等.蟾酥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477.
[6]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