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2025年08月10日
藿香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藿香的全草。含挥发油、广藿香醇、苯甲醛、桂皮醛黄酮类等。味辛,性微温。有快气、和中、辟秽、祛湿、解暑之功。主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1]。
【现代药理作用】
1.双向调节胃肠运动 对胃肠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2]。
2.促进消化液分泌 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胃酸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胰腺分泌淀粉酶的功能,提高血清淀粉酶活力[2]。
3.保护胃肠屏障 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是多方位、多靶点立体发挥作用。加强免疫屏障的作用,直接对肠上皮细胞起稳定作用[2]。
4.抑菌、抗病毒和原虫 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2]。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黑根霉菌等多种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具有抗病毒、抗疟原虫和抑制螺旋体作用[2]。
5.抗炎、镇痛、解热 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由物理、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由理化所致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2]。
6.止吐 具有止吐功能,适用暑天恶心、呕吐、食欲不振[2]。
7.抑制子宫收缩 具有抑制子宫收缩作用[2]。
8.抗毒蛇与蚊虫咬伤 具有抗毒蛇与蚊虫咬伤等药理作用[2]。
【临床应用】
为消化系统疾患及暑湿时令之常用中药。
【用量】煎剂,5~10克,或入丸散。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924.
[2]任守忠,等.广藿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2006,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