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苏叶)
为唇形科植物皱叶紫苏的叶。含挥发油、紫苏醛、精氨酸、枯酸等。尚含多种无机元素。味辛,性温。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功效。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现代药理作用】
1.解热发汗 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2.抑菌、抗病毒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真菌有抑菌作用。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2]。
3.促进胃肠分泌和蠕动 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有止呕作用[1]。
4.镇咳、祛痰、平喘 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致敏发挥平喘作用,并且能明显抑制外周血和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聚集[3]。
5.利尿 动物实验有轻度利尿作用。
6.止血和抗凝血 能直接作用于血管,有短暂的收缩血管达到止血作用,还具有抗凝作用,兼具止血与抗凝两种相反药理作用[1,2]。
7.镇静、镇痛 能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1,4]
8.抗氧化 含有较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显示出抗氧化活性[1]。
9.抗肿瘤 可抑制乳腺癌生长及大鼠肝脏肿瘤细胞生长[1]。
10.抗炎、抗过敏 可增强免疫抑制作用,改善人类过敏性疾病,止痒[2]。
11.抑制肾小球膜细胞增殖 对肾小球膜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3]。
12.美白 有抗黑素瘤及美白的功效,在开发养颜美白抗皱的化妆品方面具有潜力[3]。
13.降脂、降压 具有降血脂及降血压的作用,与其抗炎、降血脂和全血黏度、抗凝血作用、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有关[3]。
14.抗抑郁 对抑郁症动物模型有抗抑郁作用[4]。
15.免疫调节 既有增进脾细胞免疫功能,又有免疫抑制功能。具有干扰素诱导活性[4]。
16.解酒 可明显降低醉酒小鼠数量,延迟小鼠发生醉酒时间,改善酒精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的浸润[4]。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胃炎、食管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特异反应性皮炎、寻常疣,用于宫颈糜烂所致出血等[4]。
【用量】内服:水煎6~10克。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参考文献
[1]刘浏.紫苏叶的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62.
[2]任永欣,等.紫苏叶的现代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2,24(2):51.
[3]刘娟,等.紫苏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768.
[4]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