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乌梅

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含柠檬酸和苹果酸、氨基酸类。主含天冬氨酸、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微量元素等。味酸,性温。能敛肺、生津、涩肠、安蛔驱虫。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菌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百日咳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人形结核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等均有抑制作用[1]

2.抗肿瘤 有抑制人原始巨核白血病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对肿瘤细胞具有很高的促凋亡作用[1]

3.镇咳 乌梅各入药部位均有镇咳作用[1]

4.抗生育 可明显增强未孕和早孕大鼠的子宫肌电活动,乌梅起到了抗着床、抗早孕的作用。有较强的杀精子作用,避孕有效率达99.44%[1]

5.抗纤维化 通过调节TGF-β1水平,以恢复肝脏功能,消除肝纤维化、肝硬化诱发因素,从而抑制胶原纤维增生和促进胶原纤维降解[1]

6.降脂 能明显抑制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的增高,明显升高HDL-C的含量。能有效调节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1]

7.抗尿结石 可抑制草酸钙晶体的形成,是临床防治尿结石的有效药物[1]

8.对平滑肌双向调节 对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双向性反应,即低浓度对胆囊肌条表现为抑制作用,累积至一定浓度时,对胆囊肌条的张力呈现为先降低后增高的双向性反应;能增强未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舒张运动,使收缩波的频率加快、振幅增大、持续时间延长[1]

9.改善更年期 可减轻由乙醚造成的更年期模型大鼠的症状,影响体内促皮质肾上腺激素和儿茶酚胺的水平[1]

10.镇静及抗惊厥 可以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的作用。这些作用与其所含的琥珀酸有关[1]

11.抑制黑色素 可影响黑色素合成,降低紫外线促黑色素的生成,调控NOS表达,阻断NO黑色素的信号传导[1]

12.驱虫、收缩胆囊 乌梅较强的酸性可使蛔虫退缩麻痹,欧狄括约肌松弛扩张,达到驱除蛔虫作用。对血吸虫、绦虫、支睾吸虫均有抑制作用[2]

13.止泻 一方面与抗菌有关,另一方面与内含Ca2+拮抗剂5-羟甲基糖醛抑制其肠道收缩有关[2]

14.抗过敏 动物实验,对蛋白质过敏和组胺休克具有拮抗作用,可用于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的治疗[2]

15.保肝 对病毒性肝炎有效[2]

【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大肠息肉、病毒性肝炎、肝病、蛔虫病、过敏性结肠炎、子宫脱垂、霉菌性阴道炎、失调性子宫出血、银屑病、荨麻疹、神经衰弱失眠症、过敏性鼻炎、幼儿腹泻、慢性腹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白癜风、内外痔等疾病[1,2]。还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3]。用于胆道结石蛔虫和胆囊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参考文献

[1]杨莹菲,等.乌梅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中国药师,2012,15(3):415-417.

[2]沈红梅,等.乌梅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中成药,1993,15(7):35.

[3]李乾构,等.中医胃肠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