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栀子

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含黄酮类栀子素、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亦含栀子苷、异栀子苷等。性味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淋涩痛、血热出血、火毒疮疡以及扭挫伤等病证。

【现代药理作用】

1.保肝利胆 可对抗四氯化碳和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引起的丙二醛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下降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降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也有明显减轻[1]

2.保护胰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及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活性的作用,对维护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减轻SAP时氧自由基及其级联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减轻胰腺损伤发挥有益的影响[1]

3.保护胃黏膜 可抑制幽门结扎大鼠的胃液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能一过性抑制大鼠胃的自发运动以及由毛果芸香碱导致的胃亢进运动,同时使胃的张力减少[1,3]

4.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可以増加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调节细胞内NOS活性,促进NO恢复正常水平,明显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簇的形成,并显示出较强的抗凋亡作用,促进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1]

5.抗局灶性脑缺血 可影响模型组大鼠基因表达,从分子水平阐释栀子苷改善脑缺血作用的机制[1]

6.降糖 栀子苷在体内外的降糖作用,可能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有关,该受体可以介导胰岛素调控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1]

7.抗炎、镇痛 能延长热刺激所致小鼠痛觉反应时间,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急性炎症渗出有明显抑制作用[1]

8.抗焦虑 栀子苷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大鼠群体接触时间,表明具有抗焦虑活性[1]

9.保护神经 抑制小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各种细胞毒性的活性,产生神经保护作用[1]

10.抗肿瘤 能够抑制亚致死量强度的X射线的致癌变作用[1]

11.抗血栓 显著延长凝血、出血时间,减少两个血栓模型的血栓重量,能显著延迟大鼠股动脉血栓闭塞时间,抑制磷脂酸酶的活性,这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栀子果实提取物含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有效物质[2,3]

12.治疗骨关节炎 能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组织的修复和韧带损伤的愈合[2]

13.镇静催眠 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缩短实验动物入睡时间,提高实验动物的入睡率[2]

14.抗氧化 可以上调细胞内氧化防御系统的活性,清除自由基,促进内源性NO生成和释放,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2]

15.解热 动物验证有较好的解热作用[3]

16.抗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具有中等强度抗菌作用。在体外能抑制各种皮肤真菌,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及血吸虫[3]

17.降压 降血压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是加强延脑副交感中枢紧张度所致[3]

18.止血 栀子炒焦品、烘品可明显缩短凝血时间[3]

19.免疫抑制 抑制过敏性反应并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3]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小儿发热、食管炎和口疮、冠心病、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扭、挫伤、呃逆、胃脘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美尼尔氏综合症、经前鼻衄、妊娠恶阻、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白斑性皮炎、新生儿黄疸[2,3]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6~12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或酒浸涂。

参考文献

[1]刘益华,等.栀子有效成分栀子苷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国药学杂志,2012,47(6):406

[2]郭曙军,等.栀子苷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2):111

[3]黄仕孙,等.栀子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述.内科,2010,5(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