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
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麻花秦艽和小秦艽的干燥根。含裂环烯醚萜苷类的龙胆苦苷、当药苷、龙胆碱。味苦、平。有清热利胆、舒筋止痛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低热盗汗、黄疸型肝炎等症。
【现代药理作用】
1.消炎、止痛 消炎止痛作用比水杨酸强。能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后足跖肿胀反应,加速炎症反应的消退。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降低关节炎指数,改善关节肿胀滑膜增生。通过神经系统以刺激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达到抗炎作用[1,2,3]。
2.抗过敏 具有抗过敏性休克和抗组胺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
3.镇静、催眠、抗惊厥 有镇静和镇惊作用,还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1,2]。
4.降压 可使血压下降,同时使心率减慢[1,2]。
5.抑菌、抗病毒 对炭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副伤寒杆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抗甲型流感病毒[1]。
6.导泻 大剂量有导泻作用[1]。
7.解热 具有解热作用[1]。
8.免疫抑制 具有抗过敏性休克和抗组胺作用,能明显减轻蛋清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症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通过抑制体液免疫介导[2,3]。
9.保肝 对化学性及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慢性肝损伤及豚鼠同种免疫性肝损伤动物的血清转氨酶,能减轻肝组织的片状坏死、肿胀及脂肪变性,且可促进肝脏的蛋白质合成[2]。
10.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能力显著[2]。
11.升血糖 对鼠类有升高血糖的作用[2]。
12.利尿 有利尿作用,尿量增加显著,无不良反应且可促进尿酸排泄,减少代谢产物的沉淀[2]。
13.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 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黏附、聚集的作用,从而保护心脑血管损伤[3]。
14.促进胃肠动力 具有促进胃排空,推动小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增加作用[3]。
15.抗肿瘤 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生长的作用[3]。
【临床应用】
临床多用于风湿病、骨关节病、脑出血后遗症、牙痛、头痛、病毒性肝炎、肛肠疾病、面神经炎、妇科疾病、皮肤病、应变性亚败血症等[3]。
【用量】内服:水煎5~10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661.
[2]芦启琴,等.秦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99.
[3]蔡秋生,等.秦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