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全草。含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及多糖类。味甘、咸,性寒。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瘙痒、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痈肿、下肢溃疡等[1]。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紫草中的萘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病有显著治疗作用[1]。
2.止血 能抑制溶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转移酶活性,可以有效减少早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2,4]。
3.抗生育 临床用于女性避孕,可能与兴奋子宫,阻断垂体促性腺激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有关[2,5]。
4.抗肿瘤 具有抗肿瘤活性,对乳腺癌、鼻咽癌、肺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都有抑制作用[2,4]。
5.抗炎、抗过敏 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紫草提取物对特异性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1,3]。
6.保肝 能不同程度的改善肝脏病理性损伤[3,4]。
7.解热、镇痛 具有缓解发热、镇痛作用[4,5]。
8.抗病毒 通过直接杀灭副流感病毒、抑制病毒复制,抗HIV病毒,或提高免疫力达到抗病毒目的[4]。
9.免疫调节 能够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调节作用[4]。
10.降糖 动物实验具有显著降血糖作用[5]。
11.抗氧化 对超氧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5]。
12.抗血管新生 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发挥抗血管新生、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4]。
13.其他作用 具有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降血脂、抗凋亡和抗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等作用[4]。
【临床应用】
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病、烧烫伤、银屑病、结节性红斑、病毒引起的疱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口腔黏膜病、扁平疣等皮肤病,可以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宫颈癌、阴道癌等妇科癌症。还可用于女性避孕、流产及骨科疾病等[4,5]。
【用量】内服:水煎3~10克。或入散剂。外用:捣涂。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828.
[2]孙培杰.紫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2002,19(4):19.
[3]李治建,等.紫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111.
[4]宋艳华,等.紫草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2013,41(4):123.
[5]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