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

黄柏

为芸香科植物黄檗、黄皮树的树皮。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柏碱、药根碱、黄柏酮、蝙蝠葛任碱、白栝楼碱、木兰碱、柠檬苦素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祛腐、退虚热之功能。用于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痔漏、淋浊、带下、骨蒸劳热,及疮疡后伤口感染、皮肤湿疹等病证的治疗[1,2].。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1]

2.抗真菌和抗活螨 对多种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如堇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芽孢子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抑杀毛囊蠕形螨作用[1,2]

3.抗炎、解热 可以对抗多种因素所致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镇痛、抗炎和退热作用,同时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加速伤口愈合[1,2,4]

4.抗过敏 对免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减轻炎症损伤[1,3]

5.抗溃疡 具有显著的抗胃溃疡作用,抗溃疡作用有胃黏膜PGE2的机制参与[1,2,4]

6.抗乙肝 对乙型肝炎有治疗作用[1,2]

7.降压 直接抑制了Ca2+内流,使血压明显降低[1,4]

8.保护心脏 小剂量可兴奋心肌,增强其收缩力,具有正性肌力作用,且发生作用较快;大剂量可抑制心肌,使其收缩力减弱[1]

9.降糖 促进肝糖原合成,调节血糖浓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2,4]

10.抑制胃排空 黄柏多种炮制方法对鼠胃肠动力功能试验,结果均使在胃肠排空和胃肠推进能力下降[1]

11.抗癌 对癌细胞生长、癌细胞噻唑蓝代谢活力均有光敏抑制效应,对胃、肝、肺、肾、结肠、宫颈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同时有抗细胞凋亡作用[4]

12.免疫抑制 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损伤,是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抑制剂[2,4]

13.抗氧化 可清除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和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2]

14.抗痛风 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抗痛风作用[2]

15.对前列腺渗透作用 对实验大鼠前列腺有一定的渗透趋势[2]

【临床应用】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黄疸(黄疸型肝炎)、泄泻、痢疾、中耳炎、皮肤湿疹、药疹、遗精、宫颈糜烂、疮疡肿毒、痛风性肾病、湿热痹症、关节炎等疾病。

【用量】内服:水煎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水煎浸洗。

参考文献

[1]吴嘉瑞,等.黄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60.

[2]侯小涛,等.黄柏的药理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98.

[3]毛燕欣,等.黄柏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5):34.

[4]张冠英,等.川黄柏、关黄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29(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