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含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尚含17种以上氨基酸。味甘,性平。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现代药理作用】
1.降糖 具有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受损坏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清除过多自由基等有关[1]。
2.降脂 对已饲喂过游离胆固醇和含有胆固醇食物的小鼠,能降低其胆固醇的浓度[1]。
3.抗氧化延缓衰老 山药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对小鼠肝匀浆自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脑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1,2]。
4.免疫调节 具有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促进小鼠抗体生成、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1]。
5.保肝 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1]。
6.抗心肌缺血 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1]。
7.抑制胃肠运动 抑制大黄致脾虚模型小鼠胃排空及肠管推进运动[2]。
8.抗肿瘤 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小鼠脾脏细胞产生IL-2的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2]。
9.促进骨折愈合 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2]。
10.保护肾功能 可降低尿素氮、肌酐、丙二醛及凋亡指数。能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多项检测指标,促进受损肾小管的再生修复和重建,有效保护肾功能[2]。
【临床应用】
常用于骨质疏松症、慢性肾炎蛋白尿、小儿腹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颈糜烂、早期先兆流产、免疫性不孕症、糖尿病肾病、精神分裂症、黄褐斑、扁平疣等疾病的治疗[3]。
【用法用量】内服:煎剂,10~18克,大量60~250克,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参考文献
[1]杨秀虾.山药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13,9(5):65.
[2]孙洋,等.山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13,9(3):50.
[3]王薇,等.2008年山药及其制剂临床应用文献综述.中国药业,2010,1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