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金花
为茄科草本植物白曼陀罗的干燥花。含有黄酮类、内酯类、木酯素类、倍半萜类、芳香族类等化学成分。味辛、性温、有毒。能平喘止咳、麻醉止痛、解痉止搐。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癫痫、惊风等[1,2]。
【现代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很强,小剂量可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某些部位抑制,有显著的镇静作用[1]。
2.镇痛及抗休克 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胃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有阿托品样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及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而产生抗休克作用[1]。
3.祛痰、平喘 具有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1]。
4.抗炎、抗过敏 具有抗炎、抗皮肤瘙痒、抗过敏作用,对体液免疫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5.调节眼麻痹 有散瞳、调节眼麻痹的作用[1]。
6.兴奋中枢 对中枢兴奋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阻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M-受体,使乙酰胆碱释放增多、激动N-受体有关。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并能对抗冬眠药物的呼吸抑制[2]。
7.降温 其机制在于周围血管扩张、散热量增加[2]。
8.抑制平滑肌 能降低胃肠道的蠕动及张力,能阻断胆碱能神经的功能,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引起尿潴留[2]。
9.抗渗出 有抗烧伤渗出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烧伤部位水肿的形成[2]。
【临床应用】
用于麻醉,治疗慢性气管炎、小儿肺炎、咳嗽、哮喘、精神分裂症、风湿、类风湿病、银屑病、惊厥和癫痫、关节痛、胃肠痉挛、神经性偏头痛、痛风、烫伤、溃疡、抑郁症、抽搐、跌打损伤等症[1,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泡水,0.3~0.5克;入散剂,0.1~0.15克;煎酒或作卷烟吸,分次用,作卷烟吸时每日量不超过1.5克。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过量极易中毒,表现为颜面及皮肤潮红、躁动不安、脉率增快、头晕、幻觉、口干、口渴、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甚至抽搐,严重者可致呼吸加快以致昏迷,甚至死亡,应严格控制用量。青光眼、眼压高者忌用。心脏病、高血压以及孕妇、体弱者慎用[1]。
参考文献
[1]李花.洋金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01.
[2]姜文燕,等.洋金花研究进展.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