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属植物槟榔的种子。含生物碱、缩合鞣质、脂肪、脂肪油、含自由氨基酸中脯氨酸等。味苦、辛,性温。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作用。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
【现代药理作用】
1.驱虫 对多种寄生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对肝吸虫也有明显的抑虫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肝吸虫的神经系统功能有关。对猪肉、牛肉绦虫有较强的致瘫痪作用,对棘球蚴虫有杀伤作用[1]。
2.兴奋胆碱受体 具有兴奋M胆碱受体的作用。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增加肠蠕动,使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支气管收缩,心率减慢,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1]。
3.抗氧化 对羟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在小白鼠体内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1,3]。
4.抗菌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能抑制牙周病菌生长,具有抗病毒、抗真菌作用[1,2]。
5.抗过敏 是潜在的抗过敏植物药[1]。
6.促进胃肠运动 对胃肠道运动有促进作用,增强收缩幅度,其作用途径与M胆碱受体有关,与α-肾上腺素受体亦有关。通过增强收缩振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平滑肌表现出显著的促收缩作用[1,2]。
7.免疫调节 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1]。
8.抗抑郁 动物实验发现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1,3]。
9.降糖、调节血脂 低剂量槟榔碱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降糖机制为抑制肝脏过度糖异生。能够通过降低血清TC及TG浓度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1]。
10.兴奋胆囊 兴奋胆囊引起强有力作用,有利于排石。
11.抗血栓 能加速溶解体外血凝块,体内也有抗血栓作用[3]。
12.抑制骨髓 对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有一定损伤作用[3]。
【临床应用】
槟榔在杀螺、驱虫(包括绦虫、蛔虫、鞭虫、血吸虫)、促胃肠动力方面临床应用广泛,还可治疗肥胖、小儿疳积、腹胀便秘、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下垂、肝硬化腹水等。
【用量】内服:水煎5~10克,单用60~100克,或入丸、散。外用:水煎洗或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腹痛、头昏,心慌不良反应[3]。
参考文献
[1]张橡楠.槟榔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生物技术世界,2012,7:9.
[2]梁宁霞.槟榔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江苏中医药,2004,25(8):55.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