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鹿茸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含有脂肪酸类、氨基酸类、含氮化合物、多肽类、脂类、多糖及无机元素等。味甘、咸,性温。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功效。主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1,2]

【现代药理作用】

1.促进蛋白质、核酸的合成 对蛋白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是其强筋健骨功效的重要药理基础,能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马鹿茸多肽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加快皮肤创伤愈合[1,2,3]

2.雄性激素样作用 对未成年动物前列腺和促精囊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增加睾丸重量,提高血浆睾丸酮的含量。鹿茸精注射液能促进去势大鼠前列腺、精囊包皮腺的生长和幼鼠子宫的发育[1,2,3]

3.促进造血 能促进骨髓造血,加速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网状红细胞的生成,对大量出血和感染症末期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2,5]

4.增强免疫 能增强且能调节免疫,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可激活免疫机制杀伤肿瘤细胞,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有利于肿瘤治疗[1,3]

5.抗应激能力 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乙醇和樟柳碱所致记忆功能障碍有恢复作用。能改善睡眠和食欲,对饥饿乏力小鼠有抗疲劳作用,并能提高小鼠耐高温、低温及耐缺氧的能力。延缓衰老作用[2]

6.增加冠脉血流 可使冠脉流量增加,心率减慢,扩张外周血管而降血压[1,4]

7.抗溃疡 抑制胃酸,抗溃疡作用主要是促进PGE2的合成[1,4]

8.抗氧化 对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因而使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减少[4]

9.抗脑损伤 对创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有良好影响,能改善对损伤所引起的行动不安和兴奋状态,对脑电图、肌电图和眼球震颤电图的变化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

10.抗炎 对大鼠的右旋糖酐性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等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抗炎作用强度与强的松30 mg/kg作用相近[4]

11.抗肿瘤 对肉瘤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4]

12.保护心脏 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内皮素的释放,减轻缺血区血管收缩程度,改善冠脉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延缓和减轻缺血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损伤过程,对血管内皮损伤有良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5]

13.保护神经 可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提高分化细胞数量,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再生,防止神经元坏死,促进神经损伤早期的再生功能[5]

14.促进骨折愈合 有促进家兔软骨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促进骨细胞增殖,能明显加速骨痂的形成及骨折的愈合,用于治疗骨质疏松[5]

15.抗衰老 可提高小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生物膜受损程度,提高机体的抗氧化作用,从而延缓机体衰老[5]

16.抗关节炎 鹿茸中的多肽是鹿茸抗炎的物质基础之一,对各种急、慢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其对肾上腺皮质刺激作用有关[5]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阳痿、血液病、冠心病、原发性低血压、脑外伤、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风湿性关节炎、胆石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慢性胃炎、高脂血症、更年期综合症、胃溃疡和肝硬化,以及眩晕、头痛、美尼尔氏病、椎间盘脱出等病症,取得满意效果[2,3,4]

【用量】内服:研末1~3克,长期服用0.3克/日。或入丸、散,亦可浸酒。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789.

[2]王振宇,等.鹿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中医药信息,2003,20(3):14.

[3]蒙海燕,等.鹿茸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103.

[4]何刚.鹿茸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延边医学院学报,1992,15(3):231.

[5]柯蕾芬,等.鹿茸多肽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