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
2025年08月10日
蔓荆子
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主要含莰烯和蒎烯、牡荆子黄酮、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味苦、辛,性凉。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主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现代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 具有解热、血管松弛和镇痛作用[1,2]。
2.抗炎、抗菌 蔓荆子中紫花牧荆素是抗炎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通过急性抗炎模型证明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作用。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1]。
3.降压及改善微循环 其降压作用与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具有显著血管扩张作用,具有增进外周及内脏微循环作用[1]。
4.抗肿瘤 对癌细胞有诱导凋亡和抑制生长的作用[1]。
5.抗氧化、抗衰老 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抗衰老作用[1,2]。
6.平喘、祛痰 具有祛痰平喘作用[2]。
7.预防白内障 预防由晶状体醛糖还原酶为主要诱因引起的白内障[1]。
【临床应用】
临床多用于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眶上神经痛、抗经前期综合征、糖尿病并发症、坐骨神经痛、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根型颈椎病眩晕、急性乳腺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胃炎及老年性白内障等[1]。
【用量】内服:水煎6~10克,或入丸、散。
参考文献
[1]田华,等.蔓荆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29.
[2]官扬,等.蔓荆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江西中医药,2013,4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