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云苓)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味甘、淡,性平。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恶心呕吐、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1]。
【现代药理作用】
1.利尿 具有渗湿利尿之功效,对水肿病人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和醛固酮及其他的拮抗剂相似的结构,体外可结合到大鼠肾胞浆膜醛固酮受体上,体内可拮抗醛固酮活性,能够提高尿中Na+/K+,并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1]。
2.抗氧化 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1]。
3.抑菌、抗病毒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可杀灭钩端螺旋体,抗单纯疱疹病毒[1,2,3]。
4.保肝 具有保肝、降谷丙转氨酶作用,并可使HBsAg滴度下降[1,2]。
5.增强免疫 能够增强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1,2]。
6.抗肿瘤 在体外试验抑制人白血病细胞U937和HL-60的扩散,具有抗白血病作用,能显著增强环磷酰胺、M 25、5-FU、平阳霉素、丝裂霉素、更生霉素对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和平阳霉素对食管癌SGA-73的抑制作用,提高环磷酰胺对白血病小鼠L615、L1210,和长春新碱对白血病L615的生命延长率,与抗癌药合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1,2]。
7.抗衰老 能明显抵抗叠氮钠引起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还原MTT的能力和微管结构紊乱,维持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及微管结构,减缓衰老,有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作用[2]。
8.改善大脑记忆功能 茯苓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Fas抗原的表达,促进染铅小鼠体内铅排除,对改善大脑记忆功能有明显作用[2]。
9.抗炎 可以抑制TPA引起的鼠耳肿,三萜衍生物对TPA诱发的炎症有抑制作用,对大鼠佐剂关节炎或继发性炎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改善炎症大白鼠的全身症状[2,3]。
10.抗结石 有效防止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具有化石作用[2]。
11.镇静 能增强硫喷妥钠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使麻醉时间显著延长[3]。
12.解痉 对家兔离体肠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使肠肌收缩振幅减小,张力下降。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风心病房颤伴血栓、肿瘤、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肺心病、心衰水肿、心悸失眠、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腹泻、消化不良、肝病及精神分裂症[2,3]。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10~15克,或入丸散。
参考文献
[1]冯亚龙,等.茯苓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13,38(7):1098.
[2]金惠,等.茯苓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湖北中医杂志,2008,30(4):59.
[3]王海峰.茯苓的现代研究进展.社区医学杂志,2011,9(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