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赭石)
是一种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的功能、用于治疗眩晕耳鸣、呕吐、嗳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锻赭石有收敛止血,补血之功效。临床用于咯血、衄血和崩漏下血,缺铁性贫血。
【现代药理作用】
1.止血 能有效缩短动物出血和凝血时间,赭石在止血作用方面疗效确切[1]。
2.镇静、催眠、镇痛 对小鼠神经中枢均有镇静催眠作用;赭石含有的微量元素镍可作为神经镇痛剂治疗神经痛等疾病[1,2]。
3.抗炎 具有明显抗炎作用[1]。
4.止吐、治呃逆 临床常用来治疗恶心呕吐、呃逆病症,疗效肯定[2]。
5.保护胃黏膜 有收敛作用,保护胃肠黏膜面,吸收入血后能促进血细胞的再生[3]。
6.促进造血 赭石煅淬后,部分Fe3+可以被还原成Fe2+,服用后在胃液吸收,并在小肠与糖类或氨基酸结合,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形成载铁蛋白贮存,在机体缺铁时,铁从铁蛋白中释放,其中的大部分被运送至骨髓内用于合成血红素;所含微量元素镍和钻是血纤维蛋白溶酶的组成成分,具有刺激生血功能的作用,能促进红细胞的再生。血镍可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的再生明显加速。适量的镍可刺激生血的功能,协助造血[2,3]。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呕吐、呃逆,预防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胃轻瘫、术后胃瘫,治疗幽门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喘息、梅核气;治疗吐血、衄血、下血等。还可用于失眠、神经痛等[2,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大量50克,或入丸、散。
参考文献
[1]熊南燕,等.3种不同性状赭石的药理作用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133.
[2]康莲薇,等.代赭石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概述.环球中医药,2009,2(6):451~453.
[3]贾瑞明,等.代赭石生品与煅品的区别浅议.四川中医,2013,36(6):75.
[4]杨子谊,等.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研究概述.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