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发展的传播逻辑

(二)文明发展的传播逻辑

文明的意义在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传播的多元逻辑是解释文明的意义的重要视角。文明的发展是多元的文明体在相遇与交流中生成多元意义的过程,不同文明体内部的多元和外部的多元以及文明历史的多元让文明的发展呈现出多元逻辑的特征。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更是典型的例证。华夏几千年文明始于不同部落文明的冲突和融合,封建帝国的统一与更迭伴随着与周边民族的战争和交流,多民族融合与统一、少数民族夺取政权的历史也是不同文明碰撞与交流的历史。近代西方文明的强行侵入是文明相遇的痛苦回忆。中华文明被众多学者称为“儒家文明”,但今天我们的儒家文明与千年前的儒家文明已经大有不同,今天的“中华文明”是中国多民族文明兼收并蓄、融合发展、继承了儒家文明的历史、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借鉴了西方现代文明、吐故纳新的产物。当代中国的快速崛起也正是中华民族在文明的多元逻辑中适时地传承与否定、变革与发扬的结果。

亚洲文明本身就是多元的,亚洲共有40多亿人口、48个国家、1 000多个民族,亚洲文明的发展历史充斥着不同民族的冲突和融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饱受争议,当代学者多对文明间的共通之处情有独钟,然而,不同文明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遭遇他者的否定性必然会引发冲突,同时也会带来接受和融合,这是多元逻辑的特性,两者只是一体两面,并不矛盾。而且,冲突和融合具有相对性,正如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冲突与融合逐渐形成,而人口最多的汉族也有不同文化、习俗、发展历史的差异。亚洲文明虽然并未形成一个统一体,但其发展的历程已经说明文明的发展必须遵循其规律和逻辑,亚洲各国、各民族必须在文明的对话中正确认识并接受文明间的冲突和融合,才能推进各自文明及整个亚洲文明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