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了“形象组合”的城市形象建构理论
在多方面的基础研究背景下,我们确立了杭州城市形象“多维形象组合”的理念。这也就是说,杭州的城市形象应当是“为国,为会,为城”的一个全新构成体系,即杭州城市形象应当是国家(中国)形象、会议(G20峰会)形象的“多维组合”。以往,即便是比较全面的城市形象建构,也往往存在着许多的矛盾甚至冲突,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往往正在“招商的形象”“旅游的形象”和“外宣的形象”三者间发生矛盾,互为冲突,甚至抵消。我们认为“G20峰会:杭州新形象的建构和传播战略”这个项目,要“颠覆” 原来的形象构成体系。为此,我们的课题创造了“多维形象组合”的理念。这一理念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表述就是,我们就是要像文学注重“人的性格组合”一样注重“城市的性格组合”。从“城市性格的组合”去研究G20峰会的传播的主体(具象为城市形象这一承载)怎样满足传播的客体(国际、国家、受众)的需求。我们在使用这一理念时受到了一个极大的启发:我们以前的国家的形象,往往就是围绕几个词组做文章,如“改革,开放,民主,进步”等,但是习近平主政后,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专门全面论述了国家形象塑造的问题。我们理解习近平论述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应该是“四个方面十七个纬度”。四个方面分别是文明大国的形象、东方大国的形象、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至于详细展开的十七个维度更是非常全面、非常具体。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启发展开了杭州新形象的建构,这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为国,为会,为城”的独特形象构成体系。当然,在具体建构杭州新形象构成的时候,我们又有进一步的多维度延展。
我们在对国际举办过“G20峰会”国家的比较后发现,无论是体现出“雷尼尔效应”的绿色发展的西雅图,或是商务科技空间呈现“离心化布局”的阿姆斯特丹,还是将“高科技立市”贯穿于经济发展战略始终的圣何塞市,杭州都具备它们的特质,并在城市发展创新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总结提炼形成代表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杭州模式”,并在G20峰会之际向全世界进行介绍和推广。总体看来,杭州目前的形象建构与传播仅侧重于环境生态和生活品质的描述,对市场经济发展活力和“互联网+”前沿经济领先等优质资源的传播有所不足,这样的建构,仅仅满足了一般受众体(不同国家、具体受众)对杭州形象存在着“刻板印象”。课题组认为,杭州的新形象应是立体的、丰满的、优势突出的、个性鲜明的,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