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构建的实现目标

三、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构建的实现目标

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2]。时隔五年,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强调。新闻发布工作,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时刻坚守自己的职责与使命,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整体性的体系建设和具体的实施战略,使新闻发布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23]方面显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的构建,是我党执政理念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在自身建设和执政活动中用以贯彻的指导思想、价值判断和执政宗旨的总和[24]。长期以来,我党的执政理念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重要议题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党的执政理念的内容体系也不断丰富与完善,这既是党不断提升自身先进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执政能力构成的首要因素。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尤其是重大政治活动的新闻发布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发布、信息汇聚和舆论引导等功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用直接明了的方式了解和把握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首先,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25],“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26],必须做到“与党同向、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肩负重要使命,肩负党和国家的重任,肩负媒体和公众的期盼,因此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时代主旋律,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这就要求新闻发布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其次,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党一直以来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置于治国理政思想的最核心,明确提出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起着发挥社会沟通职能,服务公众生活的重要功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理念层面的理论来源首先是公民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理论。坚持党务、政务信息及时有效公开,是建立党、政府与民众之间信任,营造良性环境的重要前提。新闻发布工作既能宣介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又能有效服务公众,实现了党和政府信息的有效公开和精准传播,有力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构建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这样才能结合民情民意,将民众关心的政策和问题讲清楚,在立场、情感上获得民众认可,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

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的构建,是融入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凸显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7],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28],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社会要稳定,首先要保持舆论的稳定;一个政党要引导好人民的思想,首先要引导好社会舆论”[29]。党和政府通过及时有效的新闻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职能,以思想共识凝聚行动力量,用正确舆论引领前进方向,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和舆论掌控力,营造有利于推动当前社会改革发展和有利于全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的大量使用和普及,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的建立是融入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凸显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首先,制度化建设是核心问题。中国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致力于推进新闻发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建设成熟完善的新闻发布制度,发挥新闻发布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将新闻发布工作贯彻落实到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彰显新闻发布工作在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回应关切等方面的核心地位,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其次,平台建设和话语建设是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30]。中国特色新闻理论发布体系要注重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我国新闻发布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感染力,应用新媒体技术、整合媒体资源,提升运用大数据的能力,采用集约发展方式,拓展新闻发布平台,增强新媒体用户群的参与度和体验度,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和能力。同时,注重话语建设,讲究新闻发布工作的艺术性,将政策话语、新闻话语和公众话语三者互相打通并合理转化,使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真正助力党和政府工作,高效筑起党和政府与公众信息沟通平台。

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宣介中国主张,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31]。我国新闻发布工作所承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宣介政府主张,传播引领政治决策的方向,一方面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可以通过新闻发布工作了解党和政府的执政主张和政策内容,另一方面党和政府需要通过信号释放了解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意见或建议,从而实现双向有效沟通。首先,有助于在国际国内舆论格局中争夺话语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不断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全球治理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主张,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完整形成、“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重要论断的提出。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新主张的提出,在国际国内舆论格局中,不仅仅是局限在经济利益的发展,更主要是追求政治上的互信,争取国际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争取占据国内舆论场的主阵地,追求共同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共通性和一致性。中国特色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在国内外宣介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历史使命,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改变过去“自话自说”的局面,追求沟通有效性,营造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鼓舞士气、以精神力量形成感召力与凝聚力,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其次,是展现“四个自信”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2]“四个自信”的提出,解答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怎么办、如何走的问题。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通过信息发布将国家政策进行解读,将国家、媒体、社会和公众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布什么样的信息和内容、如何发布信息和内容都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尊重公民知情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展现一个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当代中国。

【注释】

[1]本文为孟建与邢祥合作,原文发表于《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3期。本文为201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发布理论体系研究”研究成果。

[2]李捷:《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和新时代新思想的创立》,载《红旗文稿》2017年第23期。

[3]《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18/c_1121819978.htm。

[4]郭俊奎:《习近平说“改革该啃硬骨头了”,如何啃?》,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4/0212/c241220-24335444.html。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习近平致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的贺信》,载《人民日报》2017年1月1日。

[7]《习近平: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7/c_1121391548.htm。

[8]周正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l/2017/1124/c40531-29665409.html。

[9]周正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l/2017/1124/c40531-29665409.html。

[10]李捷:《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和新时代新思想的创立》,载《红旗文稿》2017年23期。

[11]《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1页。

[12]《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1~332页。

[14]同上书,332页。

[15]《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央广网,http://pic.cnr.cn/pic/nativepic/20180823/t20180823_524339461.shtml。

[1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件出版社2014年版,第84页。

[17]《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18]《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版)》,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29页。

[19]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求是》2016年第9期。

[20]《习近平对新闻记者提出4点希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6-11/07/c_135811858.htm。

[21]《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22]《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提出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2/c_1123307452.htm。

[23]《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24]梁巨龙、吴晓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载《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25]《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26]《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人民网,http://paper.people com.cn/rmrbhwb/html/2016-02/25/content_1656513.htm。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2/c_118113455.htm。

[28]《习近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217/c1024-24384975.html。

[29]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30]《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31]《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提出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2/c_1123307452.htm。

[3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l/2016/0702/c64093-2851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