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指标排名
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是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商务吸引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信息推动力这10个大类组成。这10个大类,分别反映了城市在软实力各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这10大类进行细化排名,以使各城市发现自身的软实力长处和短板。
1.文化号召力
文化号召力,凝聚了一个城市的传统、风俗、人文、艺术等各种文化成分,这种主题文化能够被更多人所接受和青睐。它体现为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积淀和丰厚,能够激荡起市民的文化自豪感;体现为一个城市包容、吸纳多元文化的广度与深度,能够促进该城市多元文化的构成;体现为一个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完善,能够提供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足够空间;也体现为一个城市文化产业(产品)的数量与品质,能够显现初步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号召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西安、南京、长沙、天津、绍兴(参见图6)。其中,北京优势比较明显,既体现出其长期以来京派文化影响力的优势,以体现出其历史文化古都的特点。
图6 “文化号召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2.城市凝聚力
城市凝聚力,是一个城市的居民把对城市的认同和对自身的认同连接在一起,城市的发展、进步和外界口碑被城市市民内化为自我认同的一分子。它体现为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程度和热爱程度,也体现为一个城市对外部民众的深深吸引和令人神往的程度。城市凝聚力最终要体现为全体市民对该城市强烈的归属感。
“城市凝聚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苏州、长沙、昆明、北京、成都、西安、海口、上海、泉州、杭州(参见图7)。但是,各个城市之间差别并不是非常显著。
图7 “城市凝聚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3.形象传播力
形象传播力,是一个城市通过媒体、人际沟通、宣传公关等各种传播渠道来影响和改变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能力。它体现为一个城市对其整体形象体系的构造能力,体现为城市对其形象的传播和推介的水平和力度。形象传播力最终体现为一个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否得到双重体现。
“形象传播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青岛、苏州、大连、杭州、成都、天津、厦门、长沙(参见图8)。北京的优势比较明显,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其是众多国家级媒体所在地的特点。
图8 “形象传播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4.政府执政力
政府执政力,是政府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等诸方面体现出的综合管理、协调、领导能力。它体现为一个城市的政府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和水准,体现为一个政府执政的效率高低与廉洁程度,也体现出一个政府对负面因素和危机事件的处理和预防能力。政府执政力最终要体现为广大市民对所在城市的政府是否执政为民、是否高效廉洁的满意程度。
“政府执政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昆明、成都、上海、杭州、北京、大连、青岛、厦门、西安、南京(参见图9)。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图9 “政府执政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5.社会和谐力
社会和谐力,是一个城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总体和谐,各种社会利益冲突得到协调的程度。它体现为城市与人的和谐:城市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市民的宽厚包容和亲情爱心;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社会和谐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青岛、成都、北京、大连、杭州、昆明、海口、南京、西安、上海(参见图10)。在这个指标上,中小型城市反而体现出一定优势。
图10 “社会和谐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6.教育发展力
教育发展力,是一个城市教育结构的设施、人员素质、人才培养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体现为一个城市已基本构建起多层次的完备教育体系,体现为一个城市能够培养大量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教育发展力还体现为一个城市极为关注并努力培养市民的现代文明素养。
“教育发展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杭州、长春、大连、武汉(参见图11)。北京体现出其是全国重要教育中心的优势,拉开其跟其他城市的差距。
图11 “教育发展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7.科技创新力
科技创新力,是一个城市在各种科技产品的开发、研发、使用等方面体现出的革新与创造能力。它体现为一个城市全面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体现为一个城市浓郁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体现为一个城市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现为一个城市不断产出的一流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天津、成都、南京、杭州、大连、南京、重庆、青岛(参见图12)。总体来看,前10位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大。
8.商务吸引力
商务吸引力,是一个城市在投资、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吸纳能力,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外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评价的体现。它体现为一个城市具有较为成熟的法制环境,体现为一个城市务实诚信的商业体系,体现为一个城市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现为一个城市完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
图12 “科技创新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商务吸引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成都、上海、北京、青岛、杭州、西安、武汉、大连、天津、长沙(参见图13)。总体来看,大型城市在此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
图13 “商务吸引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9.区域影响力
区域影响力,是一个城市对其地理上相近城市和相近地区的影响和辐射能力,它是一个城市在一个城市圈和区域圈中所处地位的体现。它体现为一个城市在相关区域中的首位程度,体现为一个城市在相关区域中的协调能力,体现为一个城市对相关区域的影响和辐射能力。
“区域影响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青岛、西安、天津、成都、苏州、长沙、杭州、武汉(参见图14)。前10位城市基本上代表了不同的区域,苏州、杭州、上海都进前10,表明几个地理相近城市可以形成区域合力。
图14 “区域影响力”前20强(包括直辖市)
10.信息推动力
信息推动力,是一个城市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动力。它体现为一个城市信息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体现为一个城市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体现出一个城市市民和领导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效度。
“信息推动力”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成都、东莞、重庆、杭州、天津、长沙、昆明(参见图15)。总体来看,前16位城市和其他城市在此指标上差距明显,表明中国在信息产业方面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