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1]——基于新浪微博16万余条原创博文的数据分析

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 [1]——基于新浪微博16万余条原创博文的数据分析

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始,话语的生产已脱离其最初的主体而存在,并在不断的传播、阐释与解读中完成着复杂的想象与建构。多元化的传播者跟特定的社会语境和自身情况相结合,不断赋予最初的话语以新的意义,甚至在挪用、误读中实现着对原有话语的解构与重构。也正如有关学者所言,“话语没有明确的边界,因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总是改变旧话语,创造新话语,争夺话语边界。……话语往往在与其他话语的共谋和斗争中得以界定,因此话语会随着社会中其他话语的出现或消亡而发生变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