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传播效果对比

(二)“中国梦”的传播效果对比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影响力的情况,研究以六类微博用户主体作为统计对象,以这些用户原创的累计38 566条原创博文的转发量和评论数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5)。

表5 “中国梦”话题传播的效果对比分析(N=168 552)

(续表)

数据统计发现,政务微博所发布的18 471条微博中,评论数为0的有13 600条,占比73.63 %;转发为0的有9 904条,占比53.62 %;转发为0的微博中,粉丝最多的有224万多个;粉丝超过10万的有225个,占比2.27 %;粉丝超过一万的有2 762个,占27.88 %;评论为0的微博中,粉丝最多的有254万多个,过百万的用户有151个,过10万的用户有835个,过一万的有4 466个;评论数过100的有22个,占比0.12 %;转发过100的有77个,占0.42 %。

媒体微博所发布的2 441条微博中,转发为0的有799条,占比32.73 %;评论为0的有1096条,占比44.90 %;转发为0的微博中,粉丝数最多的有163多万,粉丝过100万的有五个账号,粉丝过10万的有625个账号;粉丝过一万的有185个账号,占比7.58 %;评论数为0的微博中,粉丝数最多的近597万,粉丝数超过100万的有37个;粉丝数超过10万的账号有212个,粉丝数超过1万的账号有398个;评论数超过100(含,下同)的博文有172条,占比7.05 %;转发超过100的博文有323条,占比13.23 %。媒体微博所发布的2 441条微博中,转发数和评论数都为0的博文有729条,占比29.86 %;转发和评论数都在100条及以上的博文有170条,占比6.96 % %。

个人认证微博发布的7 860条微博中,转发为0的账号有4 208条,占比53.48 %;评论为0的账号有4 426条,占比56.25 %;转发为0的微博中,账号粉丝数最多的有117万,粉丝超过100万的账号有18个,粉丝超过10万的账号有199个,粉丝超过一万的账号有802个,占比10.19 %;评论数为0的微博中,账号粉丝数最多的有105万,粉丝数过100万的账号有14个,粉丝数超过10万的账号有207个,粉丝数超过1万的账号有871个,占比11.07 %;评论数超过100的有188条,占比2.38 %;转发超过100的有360条,占比4.68 %;转发和评论数都为0的有729条,占比9.27 %;转发和评论数都在100条以上的有170条,占比2.16 %。

校园微博所发布的5 965条博文中,转发为0的有2 691条,占比45.11 %;评论为0的有3910条,占比65.55 %;转发为0的微博中,账号粉丝最多的有25万多,粉丝超过10万的账号有四个,粉丝过一万的账号有73个;评论为0的微博中,账号粉丝最多的有25万,粉丝超过10万的账号有八个,粉丝超过一万的账号有116个,占比1.94 %;转发和评论都为0的有2 249条,占比37.70 %;转发和评论在100条及以上的有2条,占比0.03 %。

企业微博所发布的3 451条博文中,转发为0的有2 021条,占比58.56 % %;评论为0的有2 395条,占比69.40条%;转发为0的微博中,账号粉丝最多的有25万多,粉丝超过10万的账号有四个,粉丝过一万的账号有73个;评论数为0的微博中,账号粉丝最多的有24万,粉丝超过10万的账号有86个,粉丝超过一万的账号有479个,占比13.88 %;转发和评论都为0的有1 850条,占比53.61 %;转发和评论在100条及以上的有28条,占比0.81 %。

研究发现,政务微博和校园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数情况偏低,这主要因为在“中国梦”的传播和解读中,两者更多地聚焦于“中国梦”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叙述,强调“中国梦”的集体属性、奋斗精神和历史责任等。相比而言,媒体微博、个人认证微博和企业微博效果较强,因其内容、角度相对多元,不再局限于对“中国梦”的抽象化传播和概念的重复解读,而是赋予“中国梦”以更为具体化、更具实在性的内涵。

根据观察,以各项指标看政务微博所发布的“中国梦”话题数量最多,而其传播力明显偏弱,仅优于校园微博账号;媒体账号虽然发布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其传播力偏强。这表明,相较于“中国梦”的重复性论证而言,公众对微博所传播的话题具有一定的筛选和关注取向,话语阐述在信息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从整体上带动话语本身的阐释力和传播力。这也正如汤普森所言,“证明一项解释有理,就要预想到一项无强加原则,并在这一原则确立的广阔轮廓内提出具体背景下的论点以便根据这种探究背景下可能提出的证据和根据来辩解或批评一项特定的解释,以表明它可信或不可信、有理或没有理”[18]。这意味着,话语的阐释力和影响力来源于话语本身所具有的“无强加原则”,即表述的数量和物质的激励并不构成一则话语表述具有影响力的内在动因。相较而言,媒体微博用户和个人认证用户在曝光率较高的博文中大都体现出“无强加原则”,即博文的高曝光度不以物质激励或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而是源于博文内容自身的优势。